1 / 10
文档名称:

李开寿:在那遥远的小山村.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开寿:在那遥远的小山村.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开寿:在那遥远的小山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开寿: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2011-7-25 15:4:23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在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和我市“千人十户”活动开启之后, 我就想起了那遥远的小山村——麻城市三河口镇隘门关村, 这是鸡鸣三省(鄂豫皖)地,是麻城最偏远的山村。 3月5 日星期六,我和市委办公室主任戴福生同志,再加上一名随行人员,乘坐一辆吉普车,开始了进山之行。 3月5 日(星期六) 下午拜访深山里的创业者从城区出发,走过 28 公里的山路,我们进入了三河口镇。在镇党委书记付艳开同志的陪同下,我们首先去拜访深山里的创业者——丁大富。当前, 我市正在开展“全民创业”活动, 丁大富是三河人, 在外务工经商, 最近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回乡创业, 我带着对创业者的崇敬之情走进他所创办的服装厂。厂是租用粮管所的旧房, 100 多名工人正在两个车间里制作服装。丁大富跟我讲:“没想到在山里办厂, 员工好找, 年前我招 100 人, 结果来了 300 人报名。回乡创业先试一下, 如果搞得好, 以后再扩大。”他还请求给予创业贷款扶持。走进车间, 我同正在缝制服装的几位女工攀谈起来。听得出, 她们都是来自附近村的, 以往有的是在东莞打工, 工资高一点,但生活开销大,现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到 1500 块钱,而且还能照顾家里老小, 心里很满意。离开的时候, 我回望着丁大富这位回乡创业者, 回望着这深山里的小小工厂, 心里热乎乎的,“全民创业”的路子是对的,对这样的创业者要鼓励,要扶持。 3月5日下午田间地头上的“诸葛会”离开服装厂, 我们翻过一道山岗来到槐树坳村, 听说这里的木耳生产搞得不错。远远地,我就望见了一垄垄、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木耳支架。走近一处白色袋料木耳基地, 这块地是一个叫做商谋兵农民经营的, 他正在地里补植菌种。通过交谈得知,老商这块木耳基地是 亩,每年他家木耳收入两三万元, 他从事木耳生产已有 7 年了, 在技术和品种上, 他是这个村里的先行者。他指着不远处的一块黑色段木木耳基地说: “过去, 我们用的就是这样的段木作营养基来生产木耳, 但消耗木材, 现在, 我们越来越多地采用秸杆、枝丫等粉碎,再压缩成袋料作营养基,这样更环保。”他还说山里人对这些东西会种, 但不会卖, 很多是整蛇皮袋低价卖给了贩子。付艳开告诉我, 三河口镇从事木耳、香菇、天麻、蚕桑种植的农户有三分之一以上,年产值有 5000 多万元,其中仅天麻种植一项,年收入超过 10 万元的农户有几十家。但我们的包装、品牌滞后,要尽快赶上。议论间, 不少人围拢过来。有镇干部, 有村干部, 有群众。有的说山里交通条件差, 但自然条件好, 山里种的林特产品越来越紧俏了, 山里人只要肯动脑筋, 致富的路子还是有的。有的说要不断改良品种, 采用先进技术, 普及袋料生产, 既发展林特经济, 又不损耗林业生态。有的说应该按产业组织农民成立专业社, 联合打造品牌, 统一对外销售。有的说要建设好区域山货市场, 方便农特产品的交易和流通……不知不觉地开起了一个“诸葛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心里越亮堂了。 3月5日下午看望福利院里的老人们夕阳西下, 我们来到了三河口福利院。从外围看, 这个福利院位置真好, 后面一座山, 门前一条河, 依山傍水, 环境舒适, 但不知老人们的生活么样。福利院是四合院式的,住房有单人间、双人间,但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