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谱及家谱目录族谱是以记载一个姓氏的祖先名讳, 及家族历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献, 对於命名问题, 常会受到编修人的时代背景、地域范围、家族大小、续修次数、个人喜好等因素影响。在现存的众多族谱文献中,可以发现有很多不同的命名方式,包括:族谱、宗谱、家谱、家乘、世谱、通谱、统谱、大同谱、枝分谱、系谱、房谱、支谱等, 其中要以族谱、宗谱、家谱最为常见。此外, 在同一部族谱的封面、书名页及版心中, 偶尔也会出现不同的名称。事实上, 谱书除了必须标示姓氏外, 最好能冠上县市别及续修之次数, 而且在同一部族谱之内, 名称也要前后一致, 这样才能显示家族史料永续长存之意涵, 同时也可方便他日之研究与考证。族谱《渤海高氏族谱》, 高铭贵、高人达修, 民国 81年, 精装一册。高氏祖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积德乡大平路下石坡厝,谱载清初有大平高、张、林三姓人氏, 陆续迁往台北平原垦殖, 原位於台北市大安区知名的「林安泰古厝」人家, 其先祖即来自安溪大平。族谱内附录高氏大宗祖祠及台北近郊小宗祠堂多处, 其照片与资料均很珍贵。高氏现为台湾地区排名第 29 大姓。族谱《兰陵萧氏族谱》,萧氏族谱委员会编修,林添福主编,民国 66年, 精装一册。这是全台萧氏第二次合修之族谱,谱中收录凤翼、浯州、岭海、泰和、饶平,及书山、涌山、斗山各房派裔孙之世系资料。本谱计分十卷、卷首卷末各一卷, 但全谱是以世系资料为主, 家族成员小张照片为辅。萧氏以兰陵为郡望, 现为台湾地区排名第 30 之大姓。族谱《宁乡衡田廖氏六修族谱》,湖南宁乡廖树基修,民国 36 年,线装 24 册,书名据版心题。本书命名有多种,其中封面之书签题「衡田廖氏六修族谱」, 内页书名题「宁乡衡田廖氏族谱」。族谱名称若能前后一致,在书目著录时则比较容易辨明。若依本族谱版心之题名,它已具有地域别及编修次数之特徵,这样比较能够显示族谱资料的时、空概念与更新的价值性。宗谱《钟姓大宗谱》, 庄吴玉图修, 台湾区钟姓宗亲总会发行, 民国 88年, 精装一巨册。这是第二次由台湾区钟姓宗亲合修的族谱, 共费时五年才编辑完成。全谱内容,分成文献篇、世系篇、人事篇、通讯录。另附「世界钟姓宗亲联宗会」之会旗、章程、会议记录等文献资料。钟姓郡望为颍川, 目前是台湾地区第 51 大姓氏。台湾另有「钟」姓者, 事实上与钟姓是同宗关系。宗谱《台闽高阳纪氏宗谱》, 纪竹林等修, 民国 83年, 精装一册。内容共分四卷, 包括台湾纪氏宗祠源由、福建安溪纪氏宗谱、高阳纪氏历代事功、台湾纪氏宗祠堂务。现居台中县龙井乡龙津村海埔厝纪氏家族, 奉双溪公等六大柱公为迁台始祖,以「为德丰隆盛、传经迺华荣、孙曾承祖宇、孝友振家声」为辈序。纪氏宗祠建筑富丽堂皇, 号称全国第一,族人归心。家谱《清和张氏十二甲家谱》, 张明秀修, 民国 64年, 精装一册。这是台中丰原一带,有「十二甲张家」之称的张氏族谱, 它同时兼做纪念开创十二甲祖业的家源公 120 周年诞辰。张氏祖籍为福建漳州府漳浦县, 始迁祖为第十二世妈厚公, 中兴祖为第十六世凤鸣公, 家源公即为凤鸣公之子。民国 81 年,张明秀之弟,张明正另编印一册《大雅乡张姓世谱》。家谱《樊姓家谱》, 樊开印修, 民国 88年, 精装一册。樊姓於民国 68年, 就在台北市成立宗亲会, 这是旅台樊姓宗亲会在台湾所出版的第二本族谱,其第一本族谱命名为《樊氏宗谱》,刊印於民国 72年。《樊姓家谱》资料较新, 世系编排也较严谨完整, 且名称改为家谱, 因为它是来自大陆各地人士的家谱汇编。樊姓为稀姓,但历史名人却不少, 谱中收录 97 位历代贤哲事迹。家乘《潘氏家乘》, 湖北宜都潘修建修, 民国 26年, 石印本, 木盒、线装 14 册。本谱虽以家乘命名,但一切均遵循族谱体例编辑。在凡例八则中, 首载编辑大旨为: 意苏体欧, 董笔史法, 无传者取断, 不确者宁缺, 洵不敢标新题异, 杜撰妄拟。又说谱家最重体例, 然亦不外欧苏,苏式仅及五世,欧则统收之,一严亲尽之例,一主不迁之说,因酌两家之法,以为本谱体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祖先世系及传记, 但随著编修家族的经济条件与资料收集的多寡, 及编纂者的文学素养与体例限制等因素, 在不同姓氏所编修的族谱中, 就会产生内容好坏与文献多少的差别。综合族谱文献所见的内容,至少就有:序文、凡例、世系、家传、家训、族规、辈序、祠堂、像赞、茔坟、艺文、恩荣录、五服图、姓氏渊源、修谱人名、领谱人等。一般来讲, 因为族谱文献具有多样化的内容, 所以它蕴藏著丰富的家族史料与艺文作品, 因此很多学者都会拿它做为研究统计的素材,对於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来说, 族谱文献确实具有很不错的利用价值。世系《贺氏通谱》, 湖南耒阳贺锡麟修, 民国 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