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doc

格式:doc   大小:350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doc

上传人:知识海洋 2021/12/25 文件大小:3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
1 / 191 / 19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
.
1.胸骨角 :胸骨柄与体连结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双侧平对第 2 肋,向后平对
第 4 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记。系统解剖学名词解说
2.Pterion (翼点) :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集处,最为单薄,常
形成“ 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3.蝶筛隐窝 :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空隙,是蝶窦张口的部位。
黄韧带 :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
辅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分前屈的作用。
5.界限(骨盆上口) :由骶骨岬向双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
上缘构成的环形界限,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6.骨盆下口 :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
缘围成,呈菱形。
7.足弓 :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分内侧弓、外侧弓和
横弓。
8.斜角肌空隙 :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此中有臂
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经过。
9.腹股沟韧带 :腹外斜肌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所形成的
一个拥有弹性和韧性的腱性构造;其在局部可形成腔隙韧带、耻骨梳韧带以
及腹股沟管浅环。
10 .Hesselbach Triangle (海氏三角) :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
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三角地区;是腹壁下部的单薄区,腹腔
内容物由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可编写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
19 / 1919 / 19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
.
咽峡 :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小处称咽峡,为口腔通
咽的孔裂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Calot 三角 :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地区称胆囊三角。因为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因此此三角是胆囊手术中找寻胆囊动脉的标记。
纵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构造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进出之门户。
肾蒂 :出人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合称为肾蒂。肾蒂内构造的摆列关系由前向后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由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肾区:肾区即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 12 肋之间的夹角地区叫肾区,其深面为肾门和肾的内侧缘,患某些肾病时,此区可有叩击痛。
Trigone of bladder (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内面,由双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所围成的三角形地区,称为膀胱三角。此区因为缺乏粘膜基层,不论膀胱在充盈或空虚时都保持光滑状态。是膀胱结核、肿瘤的易发区。
输尿管间襞:在膀胱内面,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叫输尿管间襞,是膀胱镜检时,找寻输尿管口的标记
子宫峡 :子宫颈阴道上部的上端与子宫体相接处较狭细,称子宫峡。非妊娠
期此部不显然,在妊娠末期可延伸至 7~11cm ,峡壁渐变薄,剖宫产术常在此进行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
3 / 193 / 19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
可编写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
19 / 1919 / 19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免费)
.
阴道穹 :阴道的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两者间形成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可分前部、后部和 2 个侧部。此中,以阴道穹后部最深并与直肠子宫陷凹紧
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陷凹内的积液。
.肝肾隐窝: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其左界为网膜孔和十二指肠降部,右界为右结肠旁沟。在仰卧时,肝肾隐窝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抵达浑身毛细血管,血液
在此与四周的组织、 细胞进行物质随和体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