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化苏州给我们的启示副市长赵联民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 我们一行70 余人于 200 9年12月22日至28 日到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学习考察, 现就文化班的学习和体会从四个方面汇报. 一、我们印象里的文化苏州文化苏州的魅力在苏州荣获全国最具活力城市的颁奖词中是这样描绘的: 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两千五百年, 一个现代工业园用十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 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现代经济的版图, 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这一段话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活灵活现, 洋溢魅力和希望的新苏州。关于苏州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在山东每年的年度经济会议上尤其是招商引资会议上经常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大家听到的关于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的故事, 故事中许多文化细节也值得我们高平借鉴。苏州的跨越式发展,新加坡工业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90 年代初,新加坡政府想在我国建设工业园, 提出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是花园城市, 第二必须面向日韩。中央首先推荐的是威海。威海是全国第一个花园式城市, 也是离日韩最近的东部城市。于是新加坡考察团就去了威海考察。第一天晚上,威海的同志盛情接待,把考察团的人全喝多了;第二天,考察团昏昏沉沉地参观了威海, 没看到威海最漂亮的一面。然后在举行会谈的时候, 当时威海的主要领导同志不会说普通话, 新加坡带去的翻译听不懂胶东话, 结果没谈出有价值的东西。尽管中央又推荐了青岛、烟台、无锡,但考察团对这些地方都不满意。在考察苏州时候,当时苏州市市长章新胜同志, 毕业于苏州大学英语系, 可以和李光耀用英语交流。虽然没有具体谈工作,但苏州精心安排考察团看了三样东西: 苏州园林、苏绣研究所和苏州盆景。在看园林的时候,向考察团介绍说不要看园林小,但包罗万象、气象万千; 在看苏绣的时候,介绍说苏绣只有头发丝的 1/48 ,而且苏绣绣出的猫眼从任何角度看都是注视着你的; 在看盆景的时候, 介绍说苏州盆景精益求精、小中见大。这三句话, 深深打动了考察团、打动了李光耀。这三样东西推销了三个卖点: 园林展现了苏州优雅的环境, 苏锈展现了苏州精细的劳动力, 盆景展现了苏州精致的文化。这三个细节充分展示了苏州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当时苏州城市建设很落后,但新加坡政府还是决定把工业园建在苏州。没有想到十年以后, 到北海访问的新加坡资政李光耀说: 如果早知道有北海这样好的条件, 新加坡工业园就不一定在苏州了。二、苏州在< =1>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经验概括起来为五大核心经验:三轮驱动,三大法宝,一个支撑,一大特色,一大战略。三轮驱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协同发展,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苏州。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协同驱动, 以建设高品位的文化强市为目标, 以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公民文明素质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建立健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 以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体制为动力, 一手抓文化事业, 一手抓文化产业, 打造知名品牌, 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崭新格局。文化事业方面, 2008 年底,全市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达 万平方米,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光裕书场、苏州博物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等一些标志性文化设施得到优先发展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