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复习观沧海ppt
曹操,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著有《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辑有《曹操集》
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曹操
观沧海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jié
dàn
sǒng zhì
zāi
以:连词,来。
何:副词,多么。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其:代词,指大海。
以:介词,用。
掌握字音、字义,扫除阅读障碍
课文注释:
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
海:渤海。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观:看,统领全篇。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大。行:运行。若:如同。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至,极点。
志:思想感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内容分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
整体感知
?
?
“吞吐天地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