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考古诗鉴赏考点剖析①整体把握悟诗情; ②生动形象绘诗境; ③炼字赏句品诗韵。其中最重要的是“悟诗情”, 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感是创作的基础。中考鉴赏诗人:陶渊明(东晋) 、李白(唐) 、杜甫(唐) 、白居易(唐) 、王维(唐) 、孟浩然(唐) 、岑参(唐) 、苏轼(宋) 、李清照(宋) 、辛弃疾(宋) 备考指南 1. 如何悟诗情: ①抓中心(关键)语句,如《江城子》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②抓诗眼词( 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如《商山早行》中“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中的“悲”; ③结合创作背景,如曹操《观沧海》; ④捕捉诗歌中出现的形象( 物象) ,如《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乡书”和“归雁”。 2 .如何绘诗境: “诗境”指的是诗中“美丽的景色”或“壮观的场景”,要展开联想和想象,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画面。①景物要全,不要有遗漏; ②联想和想象,丰富画面; ③要对每个景物进行形容,修饰语言,如“清风半夜鸣蝉”中“清风”---“徐徐的清风”,并且注意在描述中运用比喻等修辞,以使描绘更生动具体可感 3. 如何赏句: 思路: 理解诗句的含义----- 对诗句所用手法进行分析(用了什么手法,怎样用的) ------ 悟诗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诗歌常见的手法: ①抒情言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②描绘景物:白描手法、想象手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 ③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如何赏词的思路: 解释词的含义----- 理解所在诗句的含义------ 悟诗情。注: 词中隐含修辞的: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用词形象词的:传神的表现出了……; 词中蕴含情感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七上古诗鉴赏复习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 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写起,到白沙堤终。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尾联中“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 、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春水、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3 、这首诗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指明“悟诗情”的方法)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方法:抓诗眼词“爱”) 4. 展开联想与想象, 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诗中所展现的早春的画面。( 请圈出句中物象) 湖中春水初升,在水色天光中,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早飞出来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的树枝, 刚从南方飞回的燕子忙着啄衔软泥, 它们要在哪家的屋檐下做窝。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缭乱, 新生的小草嫩嫩的, 绿绿的, 浅浅的才刚能没过踏青的马蹄。 5. 请说说颔联中“争”和“啄”字的妙处。一个“争”字,运用拟人修辞,写出了早莺争先恐后的情态,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 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 表现出了春的活力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6. 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 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几处”“谁家”照应了“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改为“家家”“处处”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过故人庄孟浩然[ 了解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山林时到一位山村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