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文言文18个虚词.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言文18个虚词.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言文18个虚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之1、代词。(1) 第三人称代词。代人( 多是第三人称)、物、事。译为“他( 他们)”、“它(它们) ”物:珍宝尽有之。故听之。《鸿门宴》事:为之奈何?《鸿门宴》人:臣活之。吾得兄事之。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2 )指示代词。这。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 、助词。(1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如: 今有小人之言。《鸿门宴》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 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如: 姜氏何厌之有?( 《郑伯克段于鄢》即“姜氏有何厌”) (4 )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5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3 、动词,到……去。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其 1 、代词(1)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如: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2) 第三人称领属关系代词,译为“他的”、“他们的”、“它的”。如: 此其志不在小。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3 )活用为第一人称,译为“我”、“自己”。如: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 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 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 、语气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度、反问、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1 )表示反问的语气。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2 )表示揣测、委婉的语气。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郑伯克段于鄢》,说的大概就是这件事吧?) (3 )表示希望、劝勉的语气。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我们还是回去吧。) 汝其勿悲(《与妻书》, 你可不要悲伤!) 依新已五岁,转眼***,汝其善抚之。(《与妻书》, 你要好好抚养他。)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且 1、连词。(1) 表示并列关系,“又”,“一边……一边……”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2 )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报任安书》且臣少仕伪朝。(《陈情表》) 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3 )表示让步,“尚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 、副词。(1)“将”、“将要”。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且为之奈何?《鸿门宴》然后图南,且适南冥。(《逍遥游》,将要。)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将近。) (2)“暂且”、“姑且”。故且从俗浮沉。《报任安书》为 1、用作动词, 意思是“做”, 意义相当广泛, 在不同的语境可表示多种具体意义。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例如: 约为婚姻。(《鸿门宴》,成为) 使子婴为相。(《鸿门宴》,作为,成为)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定下) 为人不忍。(《鸿门宴》,做) 沛公奉卮酒为寿。(《鸿门宴》,祝)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认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是) 王子晞为尚书。(《段太尉逸事状》,担任) 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安排)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琵琶行》,写)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鸿门宴》)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3、用作介词。(1 )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此所以为我禽也。《史记高祖本纪》(2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最近更新

2024年食品安全法管理知识试题库及完整答案(.. 22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考试题库.. 131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卷.. 8页

中国的春节的作文 6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名师系列】.. 7页

原厂全新原装正品产品保证承诺书 4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7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考点精.. 8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测试卷.. 6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 5页

数学小升初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7页

普法学法知识竞赛题库含解析答案 49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 6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8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8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测.. 7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全优】 7页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能力提.. 9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汇编 7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 7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黄金题型).. 7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7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汇编 8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 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6页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a卷】 6页

(小学段)比例的应用练习题附参考答案(模拟.. 7页

(小学段)负数练习题带答案(培优) 6页

超级浪漫婚礼策划方案 42页

行政费用分析报告 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