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黄v出血热v疱疹v.ppt

格式:ppt   大小:2,833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v出血热v疱疹v.ppt

上传人:2112770869 2021/12/27 文件大小:2.7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v出血热v疱疹v.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V出血热V疱疹V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virus)
生物学性状
球形,RNA病毒,有包膜和血凝素刺突。
幼龄小鼠脑内接种;鸡胚培养;地鼠肾等细胞培养。
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抵抗力弱。
二.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带病毒的家禽、家畜(幼猪)
传播媒介:蚊(库蚊、伊蚊),蚊虫可带病毒体内增殖越冬经卵传代,是储存宿主。
流行季节:夏秋季(蚊虫孳生季节)。
易感人群:学龄前儿童(6M~10Y)。
免疫性:多数通过隐性感染获免疫力。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者。
乙脑V蚊动物 蚊 叮咬 进入人体毛细血管内皮/淋巴细胞内增殖 第一次V血症 肝、脾、等增殖 第二次V血症 多数:隐性/亚临床感染。  极少数(%):突破血脑屏障 脑组织炎症,坏死 高热,昏迷,惊厥及头痛,呕吐等. 可有失语,痴呆、偏瘫等后遗症
V
V
致病机理
临床特点
轻型:体温通常在38~39℃, 患者神志始终清晰,有不同程度嗜睡,一般无抽搐,脑膜刺激不明显,多在1W内恢复
中型:体温常在40℃左右,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偶有抽搐,病程约为10天
重型:体温在40℃以上,神志昏迷,持续性抽搐,可出现呼吸衰竭,恢复期常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及瘫痪表现
暴发型:有高热或超高热,深昏迷并有反复强烈抽搐,可在短期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也常有严重后遗症
免疫性
感染后5~7天出现IgM
IgG血凝抑制抗体
中和抗体
补体结合抗体(无保护作用)
免疫力稳定持久,隐性感染也可获免疫力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检查
化脓性脑膜炎IgM明显升高,结核性脑膜炎则IgA、IgG升高显著,而病毒性脑膜炎在后期时IgG可有升高
病毒分离
尸检或以延髓穿刺取脑组织制成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接种乳鼠脑内或做细胞培养,可作回顾性诊断
血清学检查
乙脑的预防
灭蚊防蚊
稻田养鱼或洒药等措施控制稻田蚊虫孽生;在畜圈内喷洒杀虫剂
人群免疫
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对象主要为流行区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
在流行前1个月开始,间隔7~10天复种1次,以后每年加强注射一次
登革热病毒
1.传染源:病人、猴
2.传播媒介:伊蚊
3.流行:东南亚、我国南方
流行季节:夏秋季
初次感染为发热、肌肉关节酸痛、皮疹
再次感染为登革出血热/休克综合征:高热、头痛、皮肤、内脏出血→休克、 DIC
★ 致病性
登革热
登革热病人胸部的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