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建设工程组织管理基本模式.doc

格式:doc   大小:11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设工程组织管理基本模式.doc

上传人:小辰GG1 2021/12/27 文件大小:1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设工程组织管理基本模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设工程组织管理基本模式
一、 平行承发包模式
1、 平行承发包模式特点
所谓平行承发包,是指业主将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材料设备采购的任务经过分解分别发包给若 干个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并分别与各方签订合同。各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也是平行的,各材料设备供应单位之间的关系也是平行的。
采用这种模式首先应合理地进行工程建设任务的分解, 然后进行分类综合,确定每个合同的发包内容,
以便选择适当的承建单位。
进行任务分解与确定合同数量、内容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工程情况。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等是决定合同数量和内容的重要因素。建设工程实施时 间的长短、计划的安排也对合同数量有影响。
市场情况。首先,由于各类承建单位的专业性质、规模大小在不同市场的分布状况不同,建设工 程的分解发包应力求使其与市场结构相适应;其次,合同任务和内容对市场具有吸引力,中小合同对中小 型承建单位有吸引力,又不妨碍大型承建单位参与竞争;另外,还应按市场惯例做法、市场范围和有关规 定来决定合同内容和大小。
贷款协议要求。对两个以上贷款人的情况,可能贷款人对贷款使用范围、承包人资格等有不同要 求,因此,需要在确定合同结构时予以考虑。
2、 平行承发包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有利于缩短工期。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有可能形成搭接关系,从而缩短整个建设工程工期。
有利于质量控制。整个工程经过分解分别发包给各承建单位,合同约束与相互制约使每一部分能够 较好地实现质量要求。
有利于业主选择承建单位。大多数国家的建筑市场中,专业性强、规模小的承建单位一般占较大的 比例。这种模式的合同内容比较单一、合同价值小、风险小,使它们有可能参与竞争。因此,无论大型承 建单位还是中小型承建单位都有机会竞争。业主可在很大范围内选择承建单位,提高择优性。
缺点
合同数量多,会造成合同管理困难。合同关系复杂,使建设工程系统内结合部位数量增加,组织协 调工作量大。加强合同管理的力度,加强各承建单位之间的横向协调工作。
投资控制难度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总合同价不易确定,影响投资控制实施;二是工程招标任务 量大,需控制多项合同价格,增加了投资控制难度;三是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和修改较多,导致投资增 加。
二、 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
1、 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特点
所谓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是指业主将全部设计或施工任务发包给一个设计单位或一个施工单位作为总 包单位,总包单位可以将其部分任务再分包给其他承包单位,形成一个设计总包合同或一个施工总包合同 以及若干各分包合同的结构模式。
2、 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有利于建设工程的组织管理。工程合同数量比平行承发包模式要少很多,有利于业主的合同管理, 也使业主协调工作量减少,可发挥监理工程师与总包单位多层次协调的积极性。
有利于投资控制。总包合同价格可以较早确定,并且监理单位也易于控制。
有利于质量控制。在质量方面,既有分包单位的自控,又有总包单位的监督,还有工程监理单位的 检查认可,对质量控制有利。
有利于工期控制。总包单位具有控制的积极性,分包单位之间也有相互制约的作用,有利于总体进 度的协调控制,也有利于监理工程师控制进度。
.缺点
建设周期较长。在设计和施工均采用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