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流感病毒简介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33页
流行性感冒病毒
属正粘病毒科
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
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流感的大流行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33页
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球形;属RNA病毒;有包膜
结构
核心:RNA(分阶段)、核蛋白、
RNA聚合酶
基质蛋白(M蛋白):具有型的特异性
包膜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33页
血凝素与神经氨酸酶
是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
是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依据
抗原性极不稳定,常发生变异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33页
流感病毒分型与变异
分型
根据核蛋白和M 蛋白抗原的不同,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
根据HA、NA抗原不同分若干亚型
变异: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极易变异
抗原性漂移:变异幅度小,常造成流感中小流行
抗原性转变:变异幅度大,常引起流感大流行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33页
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类别、流行年代
流行年代
亚型类别
1947
H1N1(亚甲型)
1957
H2N2(亚洲甲型)
1968
H3N2(香港甲型)
1977
H1NI、H3N2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33页
培养特性
鸡胚培养:不引起鸡胚出现病变,取羊水或尿囊液做血凝试验
细胞培养:红细胞吸附试验
抵抗力:较弱,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33页
致病性
传染源:病人
传播途径:呼吸道
致病机制
流感病毒
呼吸道
毒性物质进入血流
呼吸道炎症
全身中毒症状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33页
免疫性
病后对同型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力
抗HA、抗NA抗体为中和抗体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33页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标本: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
◇分离方法:
鸡胚接种:
尿囊腔接种--收获尿囊液--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
细胞培养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