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与治理.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与治理.doc

上传人:w8888u 2021/12/28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与治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与治理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与传统面对面式诈骗相比,电信网络诈骗具有犯罪成本低、行骗成功率高、犯罪手段多样、危害范围广等特征,与此同时我国公民个人防骗意识的薄弱、行业监管的错位以及此类犯罪的侦破难度较大等现状也成了此类案件频发的诱因,基于此笔者拟从社会防骗意识的宣传、相关行业的监管以及侦查机关的配合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防范与治理有所借鉴。
  【关键词】 电信诈骗 网络诈骗 网络犯罪
  一、电信网络诈骗的形态特征
  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危机的时代,纷繁众多网络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真假难辨,稍有不慎将会落入电信网络诈骗的圈套,轻者资财受损、悔恨多日,重至倾家荡产、家败人亡。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呈井喷式增长,所谓电信网络诈骗,通常指不法行为人利用电信数字通讯、互联网传媒等技术,借助拨打电话、发送手机信息以及互联网信息、植入木马程序、制作钓鱼网站等手段,诱骗被害人将钱财转入其控制的资金账户的行为。与传统诈骗方式不同,电信网络诈骗具有以下特点:
  (一)犯罪成本低
  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工具可简化到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一张银行卡或一个电子支付账号,轻松的实现跨多地区甚至跨国作案,经济成本较低;再者不法分子只需居于幕后,借助于信息网络发送诈骗信息即可实施完成犯罪行为,基于信息网络的即时性,无需“车马劳顿”便能“守株待兔”,时间成本也较低;同时由于不需要直接面对被害人行骗,被识破后也无需担心被当场擒获扭送至司法机关,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成本也更低。
  (二)行骗成功率高
  人们在利用网络的同时,也会在网络上留下自己众多的个人隐私信息,如网购需要个人的地址信息、网络订票会留下个人的身份信息、注册软件会使用个人的联系信息等等。诈骗者通常会借助科技手段,非法买卖、盗取这些私密的个人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针对性诈骗,精准的突破被害人的心理防线,从而达到更高的行骗成功率。
  (三)犯罪手段多样
  科学技术是中立的,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之善恶,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从最开始的群发短信、群拨电话等“广撒网式”诈骗到现在的利用被害人信息精准式、针对性诈骗;从借助于手机电话等传统电信诈骗到现在的利用伪基站、虚拟号码等工具的“高科技诈骗”;从使用单一的犯罪工具到现在的电信通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多元式诈骗”,使大量的人民群众深受其害,防不胜防。诈骗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诈骗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传统电信诈骗常以冒充亲友、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等方式,利用被害人对亲友的担心、对金钱的贪心从而诱骗被害人“上钩”,被害人只需稍加留意识别即可识破,而当下网络诈骗的技术手段则更加高明,如利用虚拟号码可模拟出“110”的来电,从而假冒警方人员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利用网络技术制作出一模一样的购物网站、支付网站,被害人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就被骗去了财款;利用木马病毒盗取被害人的网络通讯账号密及码,再以被害人的名义编造各种事由骗取被害人亲友的钱财等等。
  (四)危害范围广
  电信网络是一个互通互联的媒介,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几乎是零成本,虚假诈骗信息一旦发布于网络,理论上每一位互联网使用者者都可获取到,再加上人为的转发与传播,其危害将不仅限于特定的被诈骗者,更会导致公共秩序的严重紊乱。此外,诈骗者在冒充被害人亲友、国家工作人员的同时,不仅会造成普遍的公共信任危机,更会严重侵害国家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并且电信网络诈骗还会延伸出一系列的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行为,如非法获取利用公民个人信息、非法盗取使用他人银行卡、生产销售伪电信基站、木马病毒程序的制作和传播等等,从而扰乱无线电及互联网管理秩序,侵害金融及银行业安全。
  二、电信网络诈骗的频发成因
  (一)个人防范意识较低
  电信及数字网络的普及使得每一位接触网络的公民都有可能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也使得用户在面对铺天盖地的海量互联网信息时变得“漫不经心、无暇顾及”,因此对于虚假诈骗信息的防范心理减弱,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诈骗分子的违法行为的实施;此外很多被害者的被骗根源都在于内心贪利动机,如在面对行骗者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扶贫”、“送溫暖”、“发福利”时,很容易被眼前的虚假利益蒙蔽双眼,深信诈骗者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