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普遍唯理语法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171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普遍唯理语法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12345 2021/12/28 文件大小:1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普遍唯理语法学习教案.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普遍(pǔbiàn)唯理语法
第一页,共29页。
几个(jǐ ɡè)需要先搞清楚的概念
以20世纪索绪尔的语言(yǔyán)理论为分界点
传统语言(yǔyán)学:索绪尔之前
按照时间顺序:
1. 传统语文学
2. 早期的普通语言(yǔyán)学
3. 历史比较语言(yǔyán)学
现代语言(yǔyán)学:索绪尔之后
结构主义语言(yǔyán)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yǔyán)学派
转换生成语言(yǔyán)学
第1页/共29页
第二页,共29页。
语文学——这是希腊人从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公元前3世纪)就已开始的一种学术活动。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后代人对传抄下来的古书读不懂了,这就需要有人对古籍作注释、考证,对传抄中窜入的错误进行校勘,这样就形成了语文学。
语文学家在注释古籍的过程中钻研语言问题,阐述语音(yǔyīn)、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变化,编写了不少语法、词典、诗韵之类的著作。
“依附性”是传统语文学重要的性质。传统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只能称为语言学的前奏。
尽管语言并不是语文学的唯一对象,语言研究也不是它的主要任务,但是语文学孕育了语言学,它为语言学提供了不少材料。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时语文学研究的三大发源地。
第2页/共29页
第三页,共29页。
传统语法——亦称规范语法,它常常制订一些规则、规定人们应该怎么说、不应该怎么说。
传统语法的特征是依赖逻辑范畴建立语法范畴。这种语法开始主要是依据拉丁语而建立起来的。
规范语法的思想,早在亚历山大里亚时代(公元前3世纪)就出现了,在文艺复兴时期(shíqī)(14至18世纪)得到了较快发展。
法国的唯理语法就是规范语法发展的结果。它制定一系列的规范标准,让人们遵守。
强调语言的线性特点,注重词的形态变化和句子六大成分的划分,在句型归纳方面有所贡献。目前在语言教学领域,传统语法仍然占据主要地位。
第3页/共29页
第四页,共29页。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亲属关系及演变过程的一种语言学。
它产生于19世纪初,是在广泛研究印欧系语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与传统语法相比,历史比较语言学注意探索语言演变的规律性。
其代表人物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biāozhì)着语言学研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第4页/共29页
第五页,共29页。
结构主义语言学——这是以语言的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创始人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套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中(qízhōng)的成分完全是由它们在系统中的相互关系所确定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还有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的成分不但互相形成对比,而且各个层次上结构的原理都是相同的。
强调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区别能指和所指、语言与言语、共时和历时,把各级语言单位纳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中。在索绪尔理论影响下,欧美形成了三个影响比较大的语言学流派(略)。
第5页/共29页
第六页,共29页。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布拉格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功能进行研究(yánjiū),
哥本哈根学派注重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注重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和分析。
这三个学派均对人类语言研究(yánjiū)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6页/共29页
第七页,共29页。
时间:17-18世纪,早于历史比较语言学,对现代语言学也有着重要影响。
代表人物:阿尔诺(a. arnauld)(1612-1694)
朗斯洛(cl. lancelot)(1615-1695)
名字的由来:学派又被称为“波尔·罗瓦雅尔语法学派”,这是因为他们(tā men)的代表作《普遍唯理语法》是在巴黎郊区的波尔·罗瓦雅尔(port - royal)修道院里编成的。
第7页/共29页
第八页,共29页。
一、学派(xuépài)的产生及其背景
1、哲学思潮的影响
2、语言规范化的要求
3、思辨语法传统(chuántǒng)的继续
4、逻辑学的影响
第8页/共29页
第九页,共29页。
1、哲学思潮的影响
从十六世纪开始直到十八世纪,欧洲哲学界内部一直存在着经验论(empiricism)和唯理论(rationalism)的论争。
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类头脑里不存在任何先于经验的观念;
而以笛卡儿为代表的唯理论者把一定的天赋观念视为人类认识中任何真实性的基础。
哲学界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反映在语言研究领域,也就形成(xíngchéng)了近代欧洲语言学的经验主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