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四大本质区别.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四大本质区别.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12/29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四大本质区别.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四大本质区别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四大本质区别作者:丁丁 2016-06-09 01:50栏目:默认栏目标签: 社会 杂谈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共同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历史走向的一道分水岭,官渡之战是曹操2万余大军一举击败北方最大军阀袁绍10万大军,成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之战,从此,曹操放眼北方已无人敢与之匹敌;而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之战,最终结果是周瑜率领吴国约3万大军将曹操80万大军(实际军队约23万左右)彻底打败,从此,曹操无力南下,三国鼎立就此开始;而夷陵之战是吴国大将陆逊率领吴国六万大军打败刘备率领的十万大军,战争的结果是迫使刘蜀政权必须领队孙吴政权存在,孙刘政权真正走向联合,夷陵之战之前,孙刘联合是貌合神离,尤其是赤壁之战后,两国因为荆州的领土纠纷相互内讧,为了边界,关羽大举东侵,吕蒙一怒斩杀了关羽,刘备不甘心失败,亲自率十万大军东侵,六百里连营,颇为壮观,但被吴国大将陆逊找到弱点,一举几乎是全歼刘备十万大军,刘备好不容易只身逃往白帝城,最后气死在白帝城,最后,刘蜀政权只剩下空壳,不得不老老实实联合孙吴政权,全力阻击北方的吴魏政权,以图三国鼎立。相比之下,三大战役中的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最为经典,影响也最为深远,是推动中国历史走向之战。然而,有人疑惑,官渡之战,袁绍从此一蹶不振,几年之内,被曹操全部消灭,而赤壁之战,曹操也是完败,虽然从此无力南下,但依然是三国的老大,并没有被南方的孙吴政权等消灭。其实,表面上来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决定历史走向之战,但这两场战争有着本质的差别,最终决定了结局有所不同。一是官渡之战袁绍的大本营被攻破,而赤壁之战只是外战。官渡之战的结果是袁绍的大本营邺城就攻破,大本营是一个政权的象征,随着大本营被攻破,人心涣散,手下另有打算,如许攸、陈琳、张郃、高览、辛毗等一大批谋臣武将都是因为官渡之战,袁绍大败而投往曹操的。所以,官渡之战后,袁绍要想东山再起已不容易,因为有能力的人都不再依附他,何况,袁绍这些手下有能力的人都知道他的弱点,现在,帮助曹操打袁绍,更是不费吹灰之力。而赤壁之战,曹操亲率80万大军(实际不到16万大军再加上刘淙降军不到8万约23万左右),在原刘表的根据地赤壁与孙刘联军3万军队大战,也就是说在其他国家的地方发动战争,最终曹操虽然完败,但他的政权组织形式依然完整,国家架构还在,内部人民的思想相对稳定,人心未散,也没有手下高级将领投降敌人,所以,曹操虽败,但无损形式,只是脱了一层皮而已,可以东山再起。二是曹操意在取代,孙刘意在自保。官渡之战,其实是袁绍政权和曹操政权的最后对决,都想一战取代对方,所以,都是以全部实力倾巢而出,所以,战争的结果不是两败俱伤,而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官渡之战的结果无论谁赢谁输,都是一方取代另一方,最终曹操在这场生死大战中取得胜利,那就意味着曹操取代了袁绍。而赤壁之战并非如此,曹操也非倾巢而出,孙吴也非全力出击,曹操只是率领了23万左右的大军,孙吴也只是出去了3万左右的大军,决战在两国的边界,双方都有退路,这场战争谁赢谁输,都不能很快消灭对方,何况,孙吴包括刘蜀政权,都意在自保,只想将曹操打败,让曹操知难而退,然而三分天下有其一。所以,赤壁之战的孙刘联盟都没有想到彻底消灭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