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转载】膝痛顽疾新方 膝肿痛 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膝关节痛特效治疗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转载】膝痛顽疾新方 膝肿痛 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膝关节痛特效治疗方法.doc

上传人:紫鹃 2021/12/2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转载】膝痛顽疾新方 膝肿痛 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膝关节痛特效治疗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转载】膝痛顽疾新方+膝肿痛+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膝关节痛特效治疗方法
【转载】膝痛顽疾新方+膝肿痛+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膝关节痛特效治疗方法
2014-01-01 21:05:46| 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
|字号 订阅本文转载自舍得《膝痛顽疾新方+膝肿痛+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膝关节痛特效治疗方法+膝关节疼痛原因与锻炼方法》
膝痛顽疾新方 膝关节滑膜积液,肿胀疼痛久治不愈,中医称为“鹤膝风”,和西医伤科诊断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为“增生性膝关节炎”相似。主要症状是膝关节滑膜两侧或一侧肿胀,持续性钝痛,屈伸功能受限,有痛如针刺,行走上下楼梯明显受限,大多遇寒疼痛加重,得温痛减。此病治疗颇难,现代医学至今无理想治愈之法,笔者深入探究近代护阳大师吴佩衡白通四逆辈十方和业师朱良春“培补肾阳治杂病”方药,用两家法合璧,创“膝痛煎散”,内服或内外兼治,疗效稳速,治愈者甚众,充分体现传统中医“煎散”剂型的优势。  “膝痛煎散”融吴朱两家之法,膝痛重者一方内外兼治,方由白制天雄或白制附子、九蒸煨姜、甘草、麻黄、桂皮、油肉桂、生白芍、茯苓、炒苍术、黄柏、防风、柴胡、仙灵脾、仙茅、山药组成,等量共粉过60目筛。每日内服33~38克,加水500~600毫升,水开后3~5分钟,连汤带药分3~4次服。重症者除内服之外,加小葱根白30枚,炒白芥子粉30克共放纱布袋,加水1000毫升,白醋500毫升,文火煎6~10分钟倒出,连续3日用纱布蘸药汁湿敷膝关节滑膜肿痛处。此方乃融“茯苓四逆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汤”,东垣“苍术汤”以及朱师“培补肾阳方”于一炉,临床按患者个体差异,即寒热虚实偏胜,灵活调整部分主药的量比。服药期间忌食所有水果、饮料、牛奶、豆浆、酸冷寒凉食物、绿茶,忌空调、沐浴(可用热水毛巾上肥皂擦洗身体),忌引动肝风食物如鸡、虾蟹之类、咸菜、咸鱼等。  中医用药贵在心领神悟。膝关节肿痛辨证论治应不受西医所谓的“增生”和“炎证”所囿,抓住性下趋,肿胀属寒属湿的症机,故必用温阳宣通。此方附子与化湿药同用,有如日中天、离照当空、湿邪自散之妙,盖寒湿均属阴邪,留而不去,则肿胀痛缠绵难愈;更有解表药之助,大能振奋机体之阳气,风药祛湿,使湿浊之邪内外分消。笔者总结分析了历年治愈的多例膝关节滑膜积液肿痛患者,多虚中夹实、寒中夹瘀、夹热,寒湿郁久则化热,久治不愈则夹瘀。故在温扶阳气,宣通祛湿的同时必须注重瘀热。因此在选吴朱二家方药合璧时,再选用李东垣之“苍术汤”合方(苍术、柴胡、防风、黄柏)。此方原本为除湿热祛风之方,方中黄柏泻热,苍术除湿,苍术得黄柏则不燥,黄柏得苍术则不寒,此乃二妙散加防风、柴胡,则兼有祛风作用,盖风能胜湿亦可散热之理也,使里湿由里而表。选入此方意在使湿浊与郁热的出路多辟一途,东垣《兰室秘藏》云此方疗腰腿疼痛,是治中下之浊湿,故用苍术为君,份量独多。膝关节滑膜肿痛,湿浊亦在中下,湿浊郁于中下,病位多腰腿膝,故用“茯苓四逆”加桂补火暖土,以复气化功能,桂枝汤合二仙山药敛阴和阳,茯苓渗利以通膀胱,麻附合防风、柴胡以宣通经遂络道,更能宣发皮毛。此方合温阳除湿,发表宣通渗利去瘀,升阳解郁去热于一炉,全方共奏但扶真原、培补肾阳、宣通三焦、敛阴和阳、调理气血、补益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