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
生态广西建设(jiànshè)规划纲要
第一页,共58页。
一、《规划纲要(gāngyào)》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前言
生态广西建设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生态广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生态广西建设的区域功能布局
生态广西建设的主要(zhǔyào)任务
生态广西建设重点工程
生态广西建设的保障措施
第1页/共57页
第二页,共58页。
(一)前言(qián yán)
概要性地解释了生态省的定义和基本内涵,阐述了建设生态广西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确立了《规划纲要》的性质和地位。
《规划纲要》是推进生态广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各地、各部门(行业)编制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随着生态省(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将根据(gēnjù)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规划纲要》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
第2页/共57页
第三页,共58页。
(二)生态广西建设的现实(xiànshí)基础和条件
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我区特色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并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良好的宏观环境和难得的机遇:
中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举措。
第3页/共57页
第四页,共58页。
问题和困难(kùn nɑn):
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耕地资源匮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煤、石油等重要资源严重不足,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污染物排放量大,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还比较困难(kùn nɑn),人口整体文化科技素质偏低。
第4页/共57页
第五页,共58页。
(三)关于(guānyú)生态广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按照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广西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xúnhuán)经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把广西建设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xúnhuán)、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省区
第5页/共57页
第六页,共58页。
基本原则:
尊重规律,协调发展的原则;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
依靠科技,开拓创新的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公众参与,开放(kāifàng)合作的原则。
第6页/共57页
第七页,共58页。
总体目标:从定性描述建设生态省(区)所要达到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
建设步骤和分阶段(jiēduàn)目标:
近期为全面启动和重点推进阶段(jiēduàn)(2006-2010年)
中期为全面建设和加快发展阶段(jiēduàn)(2011-2020年)
远期为全面达标和深化提高阶段(jiēduàn)(2020-2025年)
第7页/共57页
第八页,共58页。
(四)生态广西建设(jiànshè)的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布局
在全区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区位特征、自然生态特点、主导生态功能及主要生态问题、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将全区划分为8个生态区,明确提出各生态区的产业(chǎnyè)发展方向和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
——桂东北山地丘陵生态区
——桂中岩溶盆地生态区
——桂中北岩溶山地生态区
——桂西北山地生态区
——桂东南丘陵生态区
——桂南丘陵台地生态区
——桂西南岩溶山地生态区
——近岸海洋生态区
第8页/共57页
第九页,共58页。
(五)关于生态(shēngtài)广西建设的主要任务
建设(jiànshè)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
建设(jiànsh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
建设(jiànshè)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建设(jiànshè)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
建设(jiànshè)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
建设(jiànshè)科学、高效、稳定的能力保障体系
第9页/共57页
第十页,共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