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0
文档名称: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629KB   页数:1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4 文件大小:1.5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前言南平市规划局组织重庆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编制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编制工作 2002 年4 月开始, 2002 年9 月形成评审稿, 2002 年 11 月完成送审稿。 2003 年7月, 南平市人大组织编制组, 到各县市人大和政府部门征求意见。同年 11月 16~ 18 日,福建省建设厅组织专家组评审论证。按照各部门的意见和专家组的技术审查意见, 编制组认真修改,完成规划成果。在此之前, 为编制“十五”计划及长远规划, 南平市委、市政府已进行了南平市发展战略的研究、建设生态城市的研究等, 以及各有关部门分别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 为城镇体系规划提供了极其丰富、非常实用的素材。城镇体系规划更多地是从空间角度加以落实、加以协调、加以引导。为此,编制组对上述工作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规划编制单位: 重庆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院长:何继光高级规划师副院长:郑灵飞注册规划师总工:李圣文教授级规划师项目负责人:郑灵飞编制人员:何继光郑灵飞李圣文黄钿福建师范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李永实教授副所长:伍世代副教授编制人员:李永实伍世代刘恭祥王晓文张善金刘喜波赵小芳第一章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东南坡、闽江上游,故俗称“闽北”。东与宁德市交界, 南与三明市相邻, 西与江西省接壤, 东北与浙江省毗连。界于北纬 26o 14′~ 28o 02′、东经 117 o 12′~ 119 o 12′之间。代管省辖邵武、武夷山、建阳、建瓯四市,辖延平区及顺昌、光泽、政和、浦城、松溪五县。 2000 年末, 总人口 万人, 土地总面积 4 平方千米,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城市。二、历史沿革南平是中国南方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 4000 多年前,古闽越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开疆拓土、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闽越文化。秦汉时期是闽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曾出现过李纲、宋慈、朱熹、杨时等一大批著名历史人物。素称“闽北邹鲁”。南宋时成为理学的中心,称为“道南理窟”。从历史沿革上看,秦代隶闽中郡。汉时,初属闽越国,后为侯官地。建安初年( 196 ~ 199 年) 分侯官地置建安( 今建瓯)、南平( 今延平)、汉兴( 今浦城)、侯官( 今福州)等5 县,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县级行政建置。三国时期,南平为东吴辖地。吴永安三年( 260 年)以会稽南部置建安郡,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郡,郡治建安。下辖 10 县,即建安、建平(今建阳) 、吴兴(今浦城) 、东平( 今松溪) 、将乐、昭武(今邵武) 、绥安(今建宁、泰宁) 、南平、侯官、东安(今同安、南安一带) 。唐武德四年( 621 年) ,改建安郡为建州, 治建安。五代时期析建州地置剑州, 治所延平, 辖延平、剑浦、富沙三县, 成为南平境内第二个州级建置。北宋置邵武军,辖邵武、归化(今泰宁) 、建宁三县,是南平境内第三个独立行政区。此后, 元为建宁路、延平路、邵武路; 并与福州等地一起称福建行省。明清为建宁府、延平府、邵武府。民国初期曾改称北路道、建安道,后各县直属省。建国初, 分设南平专员公署和建阳专员公署。 1956 年合并为南平专区, 专署驻地南平。 1970 年专员公署迁至建阳, 1989 年建阳地区行政公署迁回南平, 称南平行政公署。 1995 年撤消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原县级南平市改为延平区)至今。其中, 1983 年邵武县改市、 1989 年崇安县改制武夷山市、 1993 年建瓯县改市、 1994 年建阳县改市。三、资源特点(一)热量资源南平市地处亚热带,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年均气温 17~ 19℃,秋温高于春温;年均日照 1700 ~ 2000 小时,春季日照少、夏季日照多;无霜期为 227 ~ 315 天。由于市域内地形起伏变化,热量资源在垂直方向的变化非常显著。(二)水资源南平市年均降水量 1750 ~ 1900mm , 北部高山、半高山地区在 1800 ~ 2000mm 之间, 是全省最大的降水中心之一。降水主要集中在 4~6 月,约占全年降水的三分之一。南平市境内河流众多, 福建最大的河流——闽江干流横贯其中, 闽江三大支流中的建溪、富屯溪两大溪流及支流遍布全市,有“一江三溪七十二支流”之称。河网密度平均达 8 公里/ 平方公里, 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 70条。水资源非常丰富,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人均 8938 立方米、亩均 8600 立方米; 分别为全省人均水平的 1 倍、亩均水平的 倍和全国人均水平的 4 倍、亩均水平的 44 倍。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