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管理制度参考范本
溶解乙快安全生产的体会
tiiil
I时'间H卜/ 1 / 6
3/6
溶解乙快生产是一种危险性大、事故发生率高的化工生产。在生 产经营的各 个环节都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然而,冀东化工集团乙快 站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 克服了许多困难,于20xx年实现了安全生产
16年无重大、特大事故。下面将该站好的做法简单介绍一下,以资交流。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2)
电石、漂液、丙酮是乙快生产的三大原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安全 生产和产品质量。
电石是最主要的原材料,据有关资料介绍,电石在发生中产生过多的PH3 %时就可能引起自燃甚至爆
炸,因此应对电石样品严格化验,保证发气量》 250L/kg, H2S
PH3C 0. 08%方可验收入厂投入生产;另外,电石中硅铁杂质的含量也
有明确规定。电石经破碎后,要求粒度在50-80mm才可以加料发生反
应。
次氯酸钠漂液的浓度控制至关重要。首先应将次氯酸钠浓溶液
(有效氯》45g/L)稀释至有效氯含量为0. 08%-0. 1%的稀溶液方可使用。
次氯酸钠是一种不稳定盐,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如果其含量过高,有 效氯〉% 时,氧化能力很强,反应过于激烈,且其中的游离氯与乙
焕反应即可发生爆炸。反之,若次氯酸钠浓度太低,则清净效果不佳。
丙酮作为乙烘的溶剂也是一种主要的原材料,对其质量应严格按照GB6026- 76标准执行,抽样对其密度、酸度、色度等项目逐一检验,达标放行。因为丙酮 的水含量过高、酸度过高、残渣量过高都会使乙
快在丙酮中的溶解度降低,这样使大量乙烘在乙燃瓶中游离,导致压 力过高,易造 成爆炸事故。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
-)发生工序
在此工序,首先将电石破碎时其粒度在50-80mni之间,如果电石
5/6
粒度过小,反应速度过快易引起爆炸。破碎后我们采取间隙加料法,电石反应完毕 后,要求坚持下料5分钟,以减少料斗内电石的残留量。
停车时,用氮气置换,要求置换时间》2 分钟,否则,时间太短,置换不彻 底,贮料斗内滞留乙快,加料时电石摩擦生热或遇明火,很容易引起爆炸。
二)净化工序
这道工序主要任务是除去PH3 H2S杂质和为之产生的H+,这两
种杂质含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因为:①PH3在100C时可
以自燃,使用中易引起爆炸;②在焊接中, PH3 H2s中的磷、硫会转
移到焊口上,影响焊缝质量;③PH3 H2s使乙烘燃烧中亮度减弱;④
在使用乙快作为原料的有机合成中,硫、磷会使触媒中毒,从而使反应中断。故而 采用NaCIO溶液作净化剂除去PH3 H2s其原理是:
4NaC10+PH3=H3P04+4NaC1
4NaCI0+H2S=H2S04+4NaCI
此过程中生成的H+再用NaOH溶液中和:
2NaOH+H2SO4=+2H2O
3NaOH+H3PO4=Na3PO4+3H2O
经上述两步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