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19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docx

上传人:雨林小课堂 2021/12/31 文件大小:1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一、知识点
山谷
等高线凸向
山谷
高处,山谷
1.等高线的特征
线
连线
①同线等高: 0 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

②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局部地区闭合曲线:如果值小为盆地或洼地,值大为山地。读值为“大于大的,小于
一对山脊等
鞍部
小的”。
高线组成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多条等高线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陡崖
会合重叠在
一处
等 高 线 稀
平原
疏,值小
类似山地,
丘陵
值小

山脊之间
低洼部分
相邻两个
山顶之间
呈马鞍开
近于垂直
的山坡,
称陡崖
海拔一般
低于 200
米,平坦
海 拔 在
米以
下,起伏

见下表:
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和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1)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闭合曲线
海拔 ( 绝对高度 ) :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
1500
米,乙点海拔为 500
山地
外低内高符
四周低
1000 米。
米。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
山峰
号▲
中部高
公式: H 相
H 甲 - H 乙
盆地 闭合曲线 四周高
洼地 外高内低 中间低
山脊
等高线凸向
从山顶到
山脊
低处,山脊
山麓凸起
线
连线
高耸部分
(2)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 ℃ /100m)可以计算两地间气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温差异: T差

1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 H 的取值范围是: (d 表示等高距, 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 1)d ≤Δ 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
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
公路、铁路线
土、地下溶洞地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
证运行安全
引水线路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