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距离规范
距离规范
距离规范
规 范
《新民规》
《暖规》
章节 条文内容
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宜大于 。
自然通风进风口应远离污染源 3m以上;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当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小于 4m时,宜采取防止冷风吹向人员活动区的措施。
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 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 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 1m。
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位于房间上部区域的吸风口,除用于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大于
;
2
用于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大于
;
3
用于排出密度大于空气的有害气体时,位于房间下部区域的排风口,其下缘至地板距离不大于
。
2
制冷机房的通风应符合下列规定:
3)氟制冷机房 。
事故排风的室外排风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2)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0m;当水平距离不足 20m 时,排风口应高出进风口,
并不宜小于 6m;
3)当排气中含有可燃气体时,事故通风系统排风口应远离火源 30m以上,距可能火花溅落地点应大于 20m。
高度大于 15m的大空间采用复合通风系统时,宜考虑温度分层等问题。
风管与通风机及空气处理机组等振动设备的连接处,应装设柔性接头,其长度宜为 150mm~300mm。
矩形风管采取内外同心弧形弯管时,曲率半径宜大于 倍的平面边长;当平面边长大于 500mm,且曲率半径小
于 倍的平面边长时,应设置弯管导流叶片。
当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前后各 800m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房间的风管及其保
温材料均应采用不燃材料。
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 ;
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当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小于 4m时,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措施。
当天窗较长时,应设置横向隔板,其间距不应大于挡风板上缘至地坪高度的
3 倍,且不应大于 50m。
挡风板下缘至屋面的距离,宜采用
~。
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
1m。
3 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
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于房间上部区域的吸风口,用于排除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时 (含氢气时除外) ,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大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