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马伶传.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伶传.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8/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伶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伶传题名: 马伶传作者: 侯方域所属文学时期: 清代文学所属朝代: 清代作品体裁: 传记其它正文原文原文马伶传①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②。金陵为明之留都③,社稷百官皆在④;而又当太平盛时, 人易为乐,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⑤、游雨花台者, 趾相错也⑥。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⑦,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 曰华林部。一日, 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⑧, 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⑨, 与夫妖姬静女⑩, 莫不毕集(11) 。列兴化于东肆(12) , 华林于西肆, 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13) 。迨半奏(14) , 引商刻羽(15) , 抗坠疾徐(16) , 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17) ,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18) ,或大呼命酒, 或移座更近之, 首不复东(19) 。未几更进(20) , 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21) 。马伶者, 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22) , 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23) , 乃竟辍其技不奏(24) ,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25) , 而马伶归, 遍告其故侣(26) , 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27) , 招前日宾客, 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28) , 奉一日欢。”既奏, 已而论河套(29) , 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 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30)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31) 。其夜, 华林部过马伶曰(32) :“子(33) , 天下之善技也, 然无以易李伶(34)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35) ,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6) ?”马伶曰:“固然(37) , 天下无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38) , 严相国俦也(39) 。我走京师, 求为其门卒三年, 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察其举止, 聆其语言(40) , 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41)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42) ,当时犹称马回回云。侯方域曰: 异哉! 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 无所于求(43) , 乃走事昆山(44) , 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以分宜教分宜(45) , 安得不工哉! 呜乎! 耻其技之不若(46) , 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 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47)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48) ? 注释注释①文章写马姓演员不能胜人, 负气出走, 长期深入社会生活, 从而演技大进,扮演人物非常逼真,说明了戏剧表演中的一个深刻道理:要获得成功, 必须长期观察体验生活。文章选材集中, 简繁得当, 先叙两次会演,马伶始败终胜,后借马伶答同叙其缘由,颇有章法。②金陵: 南京市旧名。梨园部: 戏班。《新唐书· 礼乐志》: 唐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梨园弟子。”后世因称戏剧团体为梨园。③明之留都: 明代开国时建都金陵, 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以金陵为留都,改名南京,也设置一套朝廷机构。④社稷: 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白虎通义· 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 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 稷, 五谷之长, 故立稷而祭之也。”后来遂用作国家之代称。这里仍用本义。⑤问:探访。⑥趾相错:脚印相交错,形容游人之多。⑦无论: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