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v .
一、哲学和哲学根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皆有,普通人们的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而哲学那么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哲学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答复关于世界的最一般的问题。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存在着区别。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那么是整个世界开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存在着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根底,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我们既要反对用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 “代替论〞;又要反对取消哲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
3.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表达世界观。
〔二〕哲学根本问题
. .
. v .
1.哲学根本问题含义
哲学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
2.对哲学根本问题的不同答复所构成的对立
对哲学根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答复,构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主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对哲学根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答复,构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主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3.哲学根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关系
哲学根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第一方面是主要的。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根本问题的理由
①物质和意识作为哲学畴,是对世界上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最高概括。研究这两类现象之间的关系,乃是世界观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
②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答复,是划分哲学史上两大根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
. v .
③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答复,决定着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根本方向。
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提醒了人类实践的根本矛盾。人类的一切活动无非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根本方面,这两个方面实质上都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因此,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答复,就成为人们一切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5.哲学的党性
在哲学史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哲学流派,但任何一种哲学流派要么属于唯物主义,要么属于唯心主义,不可能超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外。坚持哲学史上只有两大根本派别,否认 “第三种路线〞的存在,这就是哲学的党性原那么。
在阶级社会中,哲学的党性表现为阶级性。一般地说,进步的革命的阶级坚持唯物主义;而反动的没落的阶级坚持唯心主义。
6.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关系
在哲学史上,既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也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交织在一起。辩证法可以和唯物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和唯心主义相结合;形而上学可以和唯心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和唯物主义相结合。
. .
. v .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不是平行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附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三〕哲学中的根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