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孟子》论性善.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孟子》论性善.doc

上传人:小辰GG 2022/1/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孟子》论性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龙源期刊网
《孟子》论性善
作者:刘思禾
来源:《作文与考试 初中版》2015年第21期
孟子的时代,人性是一个热门话题。人的根本究竟是怎样的?和现实中的善恶又有什么关 系?孟子认为,人性的根本不是自然属性,也不是社会属性,而是人内在具有的对同类相爱相 敬的能力。因而,人性是善的。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恶人恶行,那是因为人内在的善性被湮 没了,于是,修养就是回归自己最本来的心性。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这是他在思想史上最大的 贡献。孟子之后,性善论受到一些批评,也得到很多发展,后来成为了中国社会主流的看法, 一直影响到现在。
孟子曰: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 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 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 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注释】孺子:小孩。怵惕恻隐:音 Ch u t 1 C。术惕I惊恐害怕。恻隐,同情怜悯。
乡党:泛指乡里。羞恶:羞耻和憎恶。恶:音 wuo端:开端,萌芽。
【解说】孟子性善说是从一个思想实验开始的。他假想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个小孩子在 井边玩耍,忽然掉了进去。假设我们就在附近,无意中恰好看到,就在那一瞬间,内心最直接 的反应是怎样的?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孩子的父母,也没有想到为了别人的赞誉而做什么,也不 是害怕小孩子的惊呼。我们的反应和具体情况没有任何联系,我们只是遭遇了同类忽然陷入险 境的情况。孟子的答案是:在那个时候,人的内心一定充满惊动怜悯,他称作怵惕恻隐。这就 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