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
睑内翻和倒睫(dǎo jié)
第一页,共29页。
睑内翻的定义(dìngyì)
睑内翻是指眼睑,特别是睑缘部朝眼球方向卷曲的一种位置异常。当内翻至一定程度时,睫毛也必然随之倒向眼球,刺激角膜、结膜,成为倒睫。因此,临床上睑内翻一般伴有倒睫。睑内翻主要由于睑结膜或睑板因某些(mǒu xiē)病变后瘢痕收缩所致,上下睑均可发生,以上睑多见。另一种内翻多见于老年人,是由于眼险组织的老年性退行性改变引起,常为下睑。此外,先天发育异常也可引起内翻,常与眼睑赘皮同时存在,常见于婴幼儿,多发生于下睑。
第1页/共28页
第二页,共29页。
倒睫(dǎo jié)的定义
倒睫是指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和球结膜的一种睫毛位置异常(yìcháng)。常与眼睑内翻同时存在,但也可以只有倒睫而无内翻者。倒睫的原因常是由于眼睑内翻,睑缘炎特别是溃疡性睑缘炎后引起的毛囊部瘢痕收缩的结果。此外,眼睑赘皮等都是倒睫的常见原因。
第2页/共28页
第三页,共29页。
右眼下睑连同(liántóng)皮肤形成内翻
第3页/共28页
第四页,共29页。
睫毛(jiémáo)像后生长
第4页/共28页
第五页,共29页。
不伴有眼睑(yǎnjiǎn)内翻的倒睫
第5页/共28页
第六页,共29页。
疾病(jíbìng)概述
根据病因及发病(fā bìng)机制分为
瘢痕性睑内翻
老年性睑内翻
(痉挛性睑内翻)
先天性睑内翻
第6页/共28页
第七页,共29页。
先天性睑内翻(congenital entropion
多见于婴幼儿,只发生在下睑,亚洲人发病率较高,易发生在下眼睑近内部位。发病机制:大多由内眦赘皮牵拉,眼睑眼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致。有些婴幼儿比较胖,加之鼻根发育欠饱满,鼻根部很平,加上伴有内眦赘皮和下睑赘皮,亦可造成下睑内翻。先天性眼睑内翻要与下睑赘皮(epiblepharon)相鉴别,前者睑缘本身向内卷曲,而后者是少见(shǎo jiàn)的先天性异常,下睑内侧有一条多余的皮肤皱襞,这一皱襞可以将下睑内侧的睫毛向内牵拉,与角膜和结膜接触,但睑缘本身并不内翻。
第7页/共28页
第八页,共29页。
老年性睑内翻
老年性睑内翻又称慢性痉挛性睑内翻,多发生于下睑。由于眼睑皮肤和皮下组织(píxiàzǔzhī)萎缩变薄,失去牵制眼轮匝肌的收缩作用,眼轮匝肌纤维像上方滑动压迫睑板上缘。以至于下睑上部像内翻卷如果因为炎症刺激引起眼轮匝肌反射性痉挛,称为急性痉挛性睑内翻
第8页/共28页
第九页,共29页。
)瘢痕(bān hén)性睑内翻(cicatricial entropion)
瘢痕性睑内翻,由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收缩牵拉,引起眼睑倒向眼球,上下睑均可累及。主要是沙眼瘢痕、结膜烧伤(shāoshāng)、化学伤、结膜天疱疮以及白喉性结膜炎等疾病均可引起。
第9页/共28页
第十页,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