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我国雾霾成因及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雾霾成因及对策.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6/8/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雾霾成因及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雾霾成因及对策冬季是我国雾霾高发季节。 2015 年 11 月份以来,受供暖燃煤排放大幅增加、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 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多次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 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 多地出现日均值“爆表”等情况,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那么,我国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又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 我国雾霾现状雾霾也称灰霾,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细颗粒物( )而使水平能见度明显降低的空气污染现象。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浓度及其在颗粒物中所占比例达到一定水平, 并使水平能见度持续 6 小时低于 5 公里的空气污染天气称为灰霾污染日。随着人类活动加剧,以 为代表的颗粒物浓度水平快速上升。自 2012 年2 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后, 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污染物。研究表明,细颗粒物成因复杂,约 50% 来自燃煤、机动车、扬尘、生物质燃烧等直接排放的一次细颗粒物;约 50% 是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气态污染物, 经过复杂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来源十分广泛, 既有火电、钢铁、水泥、燃煤锅炉等工业源的排放,又有机动车、船舶、飞机、工程机械、农机等移动源的排放, 还有餐饮油烟、装修装潢等量大面广的面源排放。根据北京、石家庄、济南等十几个城市 来源解析结果显示,燃煤贡献占 20%-40% ,工业源占 20%-35% , 机动车占 15%-30% , 扬尘占 10%-25% , 其他面源污染占 10% ― 15% 。各地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不同,各项污染源所占比例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各项污染源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如冬季燃煤贡献比例增加,春季扬尘贡献比例增加。颗粒物污染水平居高不下, 是我国雾霾天气频发的根本原因。从污染程度来看, 2014 年全国开展 监测的 161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PM2. 5 年平均浓度为 62μ g/m3 , 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倍; 其中京津冀区域年平均浓度为 93μ g/m3 ,超出标准 倍。从超标城市来看, 161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超标的达 143 个。雾霾成因分析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成因十分复杂,根本上是现阶段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造成的, 再加上近年来机动车的迅猛增长, 城市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使我国大气污染呈现明显的复合型污染特征。随着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强, 冬季大气混合层降低, 环境容量进一步减小,加剧了雾霾程度。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钢铁、水泥、电力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比重大。快速的工业化发展,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催生出大量的过剩产能, 不仅使经济发展质量难以提高, 资源环境也不堪重负。二是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影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煤炭消费过程中, 劣质原煤散烧问题突出, 我国煤炭集中利用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粗放的能源消费方式使我国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近 10 个百分点。我国有 40 多万台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治理设施水平差的小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是大型锅炉污染治理后的 10-2 0 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