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2
文档名称:

中国美术史重点.ppt

格式:ppt   大小:21,238KB   页数:2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美术史重点.ppt

上传人:350678539 2022/1/5 文件大小:20.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美术史重点.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
第一页,共212页。
李福顺《中国美术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第二页,共212页。
良渚玉器中最常见的是神人兽面像,该图像通常刻在玉琮外壁转角处。只有大墓才有具此图像的器物,因此可推断它是少数特权阶层的专利。神人兽面像被一些学者认为具有“神徽”或“族徽”性质。
良渚神人兽面图像
第三页,共212页。
饕餮纹
第四页,共212页。
兽面纹(饕餮纹)
旧称“饕餮纹”,首见于北宋《宣和博古图》。
“饕餮”一词,最早见于《左传 • 文公十八年》“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注曰:“贪财为饕,贪食为餮。”《说文》:“饕,贪也。”另《吕氏春秋 • 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兽面纹最早出现在良渚玉器上,商周时期在青铜器上广泛使用,西周晚期迅速衰落,春秋早期消失。
兽面纹变化很多,通常只有面部,以鼻为中心左右对称,双目圆突,形象威严,此外角型形态各异。
第五页,共212页。
第六页,共212页。
第七页,共212页。
战国帛画
帛是用于书写或绘画的特殊丝绸,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帛是与简牍并行的书写材料。帛在汉代别名“缯”,晋代以后通称“绢”。
人物龙凤图
绢本墨绘淡设色
31×,战国
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
第八页,共212页。
人物御龙图
绢本墨绘淡设色
×28cm,战国
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第九页,共212页。
帛书十二月神图
绢本墨绘淡设色
47×,战国
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
第十页,共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