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大纲主要考试内容⒈土工试验⑴土的三相组成及物理性质指标换算了解:土的形成过程。土的形成过程:土是由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物力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之后的产物。岩石暴露在大气中,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体积经常发生膨胀和收缩,不均匀的膨胀和收缩使之产生裂缝, 同时长期经受风霜雨和雪的侵蚀以及动植物的破坏,逐渐由整块岩石崩解成大小不等和形状不同的碎块,这个过程叫物理风化。物理风化只改变岩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不改变颗粒的成分。物理风化后形成的碎块与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接触,经过化学变化,变成更细的颗粒并且成分也发生改变,产生与原来岩石成分不同的矿物,这个过程叫做化学风化。在此基础上,加之生物活动的参与,从而产生有机质的积聚,经过这些风化作用所形成的矿物颗粒堆积在一起, 其间贯穿着孔隙,孔隙间存在着水和空气。这种松散的固体颗粒(有时还会含有有机质)水和气体的集合体即是土。熟悉:土的三相组成;土是由土颗粒(固相) 、水(液相) 、气体(气相)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指标换算。土工试验项目可分为: 物理性质试验:含水量、密度、比重、颗粒分析、相对密度。水理性质试验:界限含水量、稠度、膨胀、毛细上升速度。力学性质试验:渗透性、击实性、压缩性、黄土湿陷性、直接剪切、三轴剪切、无侧限剪切、土基承载比、回弹模量。化学性质试验:酸碱度、烧失量、有机质含量、可溶盐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矿物成份。 1. 土的密度。 2. 土颗粒的比重。 3. 土的含水量。以上三项是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下面的六项可以通过前三项换算求出 4. 干密度。 5. 饱和密度。 6. 浮密度。 7. . 孔隙率。 :含水量试验; 是指土颗粒表面以外的水分,它包括结合水和自由水。 1、烘干法: 是标准方法,实用于粘质土,粉质土、砂类土和有机质土。步骤: 1. 取代表性试样,细粒土 15~30g ,砂类土、有机土 50g ,放入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 2. 打开盒盖,放入 105 ~110 OC恒温下烘干,细粒土不少于 8h,砂类土不少于 6h,对于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 65~70 . 烘干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 ~1h).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准确至 。3. 结果整理,计算至 %. 4. 允许平行差:含水量 5% 以下为 、含水量 40% ≤1、含水量 40以上≤2。 2、酒精燃烧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除外)。酒精:纯度 95% ,粘质土5~10g ,砂类土 20~30g ,注入酒精至出现自由液面,为使酒精在试样中充分混合均匀, 可将盒底在桌面轻轻敲击。烧 3遍立即称质量 3、其他测试方法:红外线照射法;比重法;微波加热法;碳化钙气压法:适用于路基土盒稳定土的快速测定 4、特殊土的含水量测定:含石膏土和有机质土: 110 OC时含石膏土会失去结晶水,对有机质土其有机成分会燃烧,适宜用真空干燥箱在近乎 1 个大气压力作用下,或温度在 60 OC~70 OC干燥8 h 以上;对无机结合料宜先将烘箱提前升温到 110 ℃在放入水泥结合料烘干。密度试验:环刀法、蜡封法、灌砂法、灌水法 1、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天平感量 . 平行差不得大于 3 使用设备: 人工取土器,其中:环刀:内径( d)6~8cm ,高( h)2~3cm 。天平:感量 (用于取内径小于 70mm 样品称量)或 (用于取内径 100m m 样品的称量)。其它:镐、小铁锹、直尺、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试验步骤: 1、按有关试验方法对检测试样用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 2、(1)擦净环刀,称取环刀重量 M 2,准确至 。(2)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 30cm ×30cm 的地面清扫干净,并将压实层铲去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部分,达到一定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要求的取土深度,但不得扰动下层。(3)将定向筒齿钉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入定向筒内与地面垂直。(4)将导杆保持垂直状态,用取土器落锤将环刀打入压实层中,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5)去掉击实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及试样挖出。(6)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自边至中削去环刀两端余土,用直尺检测直至修平为止。(7)擦净环刀外壁,用天平称取出环刀及试样合计质量 M 1,准确至 。(8)自环刀中取出试样,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其含水量( w)。 3、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其平行差值不大于 3。求其算术平均值。 4、计算:按计算湿密度按计算干密度 5、按计算测试点的施工压实度( K) 6 、报告:分别填写土的鉴定分类、土的含水量、湿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