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 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 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 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 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 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 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 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 对诸事物的看 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 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 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 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 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 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二、 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 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
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 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 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 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他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
三、世界观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 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 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 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作为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 的,世界观总是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导向作用; 同时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它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 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可以讲,世界观 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观互相影响
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哲学思想的基础构件,三者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自然或自发状态下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 作用,而通过自觉学习修炼养成的价值观也可以使人生观和世界观产 生异化和改变。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 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 对其价值观
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 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 不可忽视的影响。
价值观分为普适性价值观和特定性价值观。人们以追求真善美为 价值取向的观念是为普适性价值观。 而个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 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为特定性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 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四、信仰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信仰从本质上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有神论信仰,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