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西华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研究
立项编号:xhjy181103
西华县课题研究组 张丽 周建军 李文光 王书静 王丽莉 王建新
[摘要] 教学机智指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案例分析
1、抓住教学契机,实时应生生成 。我在教学《卧薪尝胆》:板书题目之后,我问:“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一个学生说:“为了报仇雪恨,勾践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 我又问:“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天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学生说:“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见到学生们讨论的如此热烈,我顺势说:“这就叫‘发奋图强’! 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学生马上说:“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的时间。 听了学生的发言,我连忙说道:“这就叫‘坚持不懈’!
保护孩子心灵,借题发挥 。一天清晨,我推开窗户,啊!下雾了,当天的语文课应该讲的是《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面对这浓雾,我决定改变计划,上一节以“雾”为话题的习作课。上课了,雾不但没有散,反而越来越浓了,我向同学们提出了问题:“今天上学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教室像开了锅一样,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手发言。有的同学说:“一路上,我看见所有的汽车都开了雾灯,只听见喇叭在想,却看不见车身。”学生们所说的,都是他们的真实情感,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没想到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直引主题课堂。例如,执教《故乡》一文,学生突然提出一个与课文主旨毫无关系的问题: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
2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生:有! 师:什么鱼啊?生:娃娃鱼。(笑)
师:啊,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我没有看到过,你们有谁看到过?
生:(齐)没有。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4、承认自身不足,以诚感人 。小学三年级的《西湖》,当讲到西湖是杭州十景之一的时候,有位学生站起来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杭州十景到底是指哪些景色啊?”那位老师显然是没有准备到这个内容,看着同学们等待答案时的充满渴求的目光,老师坦白地说:“不好意思,同学们,老师的答案也不是很全面。那么同学们有谁去过杭州,游过西湖吗?有谁愿意来说说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了起来,但没有一人能说全。老师想了想,说:“这个问题,老师也说不准,等查完资料后再告诉大家。现在我们继续来了解杭州十景之一的西湖。”课后,老师通过查资料,把答案告诉了学生。学生们都为她的诚恳态度和求知精神所感动,既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又沐浴了知识的甘露,获益匪浅。
5、利用自己的错误,巧妙施教。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我给孩子们泛读课文,我在泛读时字正腔圆,感情充沛,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在读到“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