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丰市中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意见
2011年2月
(试行)
为了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活动,使我市广大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教育科研理念,发挥教育科研有效地改进教育教学、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推进教育改革的作用,实行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落实“干什么---研究什么----学习什么---积累什么----提升什么”的成人学习理念,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思活动,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专业生活经验、丰富和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使教育科研真正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内涵服务,经研究决定,全市开展旨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教师小课题研究。具体要求如下:
一、小课题研究的内涵特点
我们所说的小课题研究,指的是与“规划”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小课题研究主要是指教师在短时期内以自己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者自我经验作为课题,通过教师的个人行为,以读书、行动、反思、实践、改进,再反思、再实践、再改进,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对策,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形式。它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是教师的自我研究,要求的是形成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小课题研究应该是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的实践研究。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改进教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本人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的内容是教师本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真实的、细小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是一般拟采取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教育观察(课堂观察)、调查研究、课例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文献研究、等方法;研究的范围主要是课堂教学,以及与学校教育中遇到的小问题及困惑;研究的基础是教师的现实能力、学校的支持环境;研究的动机是教师需要、教学需要;研究的主体是教师个人;研究的优势是教师每天都在教育教学“现场”,身临其境,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鲜活的、有一定价值的、细小的教育情境、教育问题、教育故事。
二、小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小课题研究,主要是落实教育科研为学校内涵服务的意识,为“高效课堂”服务的意识,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意识。将中小学从“轻科研”、教研“两张皮”转向“学、教、研相结合和有机统一”,促使学校的教育科研有效服务于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科研兴校”,科研提升学校的内涵。落实“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指导教师立足教学实际选择教育教学实践中真实的、具体的、微观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完善,有效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逐步形成“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教学过程中去做,答案到教学活动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去验”的研究文化,立足“科研提质”,努力构建“有效课堂”。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坚持以“小问题、低台阶、短时间、求实效”为小课题研究工作指导方针,引导教师形成“为自己而研究”的课题意识,促成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以研究者的行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