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真气运行法练习要领
甘肃中医学院真气运行研究所李长隽、指导李少波
近年来,我们在李少波主任所传练的真气运行法三字诀“调、凝、守”的基础上,对真气运行五步功的指导方法进
行了探讨研究,经过三年临床验证, 80%以上的练功者, 20天左右即可通督, 40天左右可进入真气运行中高级“虚明”
境界(注:本人认为 40天可进入虚明境界一说过于夸大,当然也可能是对虚明境界的理解不同) 。其关键在于:
一、道法自然:
《道德经》中的所谓“道法自然”是一切养生之法都要顺应的规律。练真气运行法,首先要顺应自身真气运行的归
律,因势利导进行修炼。练功初级阶段真气运行的规律是,在宁静虚无的气功态下,真气就在丹田产生和会聚,沿任
督十二经脉运行,自生自化,调节机体。把这种真气产生运动的形态,按动静划分,真气在丹田会聚为相对静态,真
气沿任督十二经脉运动为相对动态。真气的静态和动态之间的转化,遵循着静极生动,动极复静的自然规律。其次,
由于每个人性格、性别、年龄、疾病等个体差异的原因,练功时出现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所以,指导练功者不仅要顺
应真气运行的总规律,还必须顺应每个练功者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进行指导。
二、守机:
守机,就是把握真气运行动静转化之时机练功。古人说“药物易知,火候难传” 。李少波主任所传“守机”,揭示了气
功修炼之奥秘。《周易~艮卦》中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意即随着事物运动之时机,因势利导使
之动或静。练功者意念的运动 (导引)和静止(意守)不能违背真气动静转化的时机。练五步功的要诀在于顺应真气
运行的规律,把握每步功法之间转化之时机。
三、掌握要领:
真气运行法是李少波主任遵循《 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理论设置的。因此,真气运行法自始至终练功要旨
是克服杂念入静, 大量实践证明,练功者谁入静好, 谁功力增长就快。 所以,不论练那一步功, 都要在入静上下功夫。
下面对真气运行前四步功法具体要领分别作一介绍。
(一)呼气注意心窝部:在自然呼吸的前提下随呼气注意心窝部。呼吸要自然,不可过分延长呼气,以免引起胸
闷不适。心窝部是剑突以下脐以上的范围,不必死守一点,也不必管皮肤表面还是深层,只要思想能集中这个范围,
可以灵活对待,这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练功体会顺其自然进行指导,关键在于“静” 。功前功后,加练咽津功。练功时
心窝部有沉重、 温热、发凉、疼痛等反应,功后消失或减轻。每个人感觉不尽相同,不可追求某一种感觉,要顺其自
然加深入静,以顺应真气自身调节的规律。心窝部的种种感觉到一定程度,在练功过程中就有自然向下丹田运动的趋
势,这标志着第一部功完成,练第二步功时机成熟。因每个人的体质,入静程度的好坏,完成第一步功的时间不尽相
同,应以第一步功完成的标志为准。
(二)意息相随丹田趋:当第一步功练到心窝部的气感自然向下丹田移动时,随其自然运动之势,呼气时用意念
将气感向下丹田推进。此时需加练《真气运行法 ~五禽导引》猿式功(方法详见《增订真气运行法》一书) 。因各人具
体情况不同,反应也不同。常见反应是肠鸣矢气、口水增多、经脉触动等。当下丹田有了明显气感时,标志着第二步
功完成,练第三步功时机成熟。以第二步功完成标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