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外伤处理的一般原则:
1、迅速做好急救,如清理创面、止血、止痛、包扎固定等,及时得到外科处理。
2、对开放性创伤,要根据伤情和当时的条件,尽快做好早期外科处理。对
商情一时判断不清者,要边处理边观察边检查,查明原因后再做进一步处理。常见外伤处理方法
闭合性损伤 . 多见于碰撞、扭拉或者挤压后导致局部疼痛 , 红肿青紫 , 这说明外力导致皮下组织损伤 , 毛细血管破裂 , 血液自破裂处渗到皮下所致 . 处理方法:24 小时内可局部冷敷 ( 毛巾包冰块 / 冷毛巾 ) 减少出血后 , 局部喷擦云南白药喷雾或者涂擦消肿止痛酊或者正红花油 ( 三选一即可 ) 如果头皮血肿采用加压包扎,必要时进一步处理。
开放性皮肤损伤 . 多见于外力作用如碰撞、挤压,刮擦、切割或者刺破等致皮肤组织破溃,可伴有出血和疼痛。处理方法: . 清洗创面 。用盐水冲洗伤口
部位的泥土沙粒等污物,如为异物切割或者刺伤,就仔细检查伤口处有无异物残留,如有及时清理干净。 . 止血 。(轻微擦伤无明显渗血此步骤可省略)可用无菌物品压迫止血,如棉签或者纱布块压迫创面,或者消毒后加压包扎;如果
肢体损伤出血量较大时可在近心端系上止血带(记住时间不能长于30 分种);.
消毒,用碘伏棉签消毒创面(方法为以伤口为中心螺旋形消毒,再次消毒必须
换干净棉签;已经用过的棉签不能放进碘伏溶液中) . 包扎 。创口小可用创可贴包扎,创面大的用碘伏纱布覆盖,加盖干纱布后用胶布或者绷带固定。
3.骨头关节的创伤
. 骨折 ——骨质的完整或连接被破坏,称骨折。 . 骨折的诊断 :A、多是局部疼痛、压痛,这是骨折最重要的症状之一。 B、局部出血,水肿,肿胀。 C、肌肉收缩,局部畸形。 D、功能丧失或障碍,不能动。 . 急救处理 :患肢限制活动,可用软垫稍抬高,待条件许可时送医院诊治。如果需要搬动时,最好用长的树
枝,木棍,长雨伞或者硬纸板将肢体固定,长度超过疑似骨折部位处的两个关节,一侧下肢骨折时可将双下肢固定利于搬运。绷带固定松紧适度,过松不能起到固定效果,过紧可能造成组织损伤。如为开放性骨折,骨头露到外面,能看到,一般不要包,就地清创,保护创面清,并包扎固定,等待送医院。如有气体,敞开伤口,引流。
?
脑外伤
一般头部有外伤史并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喷射状呕吐、耳鼻等处渗血
渗液、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应该考虑到脑外伤可能性大。
急救处理
1、限制患者活动,平卧,头部可稍垫高,呕吐和意识不清者应将头偏向一
侧,以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避免声光刺激,随时观察患者神志及脉搏,耳鼻道有渗血渗液时不能堵,及时送医。
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 :
不是四肢大动脉出血,一般轻易不上止血带。
止血带尽量不直接与皮肤接触,可先加保护垫后再上止血带。
上止血带松紧要适宜,过紧会损伤神经组织或造成肢体坏死;过松则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上止血带后,在伤员的身上要有明显的标志,标志上有注明止血时间,
随时观察肢体末端有无青紫发黑,以防组织缺血坏死。一般每隔 30 分钟放松止
血带 2-3 分钟。放松止血带时,如果出血不止,可用手指压迫动脉临时止血。使用止血带总时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