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林海音“是海峡两岸共同培养和造就的台湾第一位女作家,以她天才的创作,为台湾文坛奠下了第一块女性小说的基石。”林海音是台湾文学史上第一位本土女性小说家。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颁赠的“终身成就奖”。《城南旧事》是她的短篇小说集代表作。
《城南旧事》,创作于一九六○年十月。它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个既独立、又有连贯的短篇组成。不足十万字,却是林海音最为人称道的作品。它缘起于作者强烈的怀乡情感和童年记忆,并带有作者创作历程中特殊的生命印记。北平是她的故乡,故乡铭刻着她一生中唯一的童年岁月,见证着她初涉世事时的足迹,也记载着她曾经有过的悲欢离合。在北平城南胡同度过的童年岁月,使身居孤岛的林海音首先把怀乡的情感投向北平。它借一个小女孩英子的目光。将五个短篇缀连而成的以其童年时代的北平生活为背景所写的成年人的故事联系起来,成功地将二十年代的北京风俗和平民生活展现出来。这曲深婉的人生骊歌,平实而深远的文字复原着让人留恋的童年时光。
《城南旧事》是一部“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的作品。所谓“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是指:“这类文学的中心读者是成年人,它是以表现成年人眼光中的现实世界或心灵中的幻想世界为中心内容,以再现和提升成年人的审美意识为重要美学特征的文学。”但它为什么又同样深受到儿童的喜欢,成为儿童文学经典性的作品?它是通过什么方式走向经典化之路的?这将是下面要探讨的问题。
一、童年情结与儿童视角
童年是生命的起点,是全部人性的最初展开。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童年情结不仅在情感上始终缠绕着他们。在生命律动方面影响着新的起伏涨落。而且。“那些最初的、自发的(然而也是强烈的)情感体验像浇在心田深处的第一层水泥浆。完整的个性大厦就在这层‘墙基’上逐渐构建起来。”同时,童年情结又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作家或艺术家以后主要的创作文本发生关联,成为一定创作思维定势的某种定向路标,或一口取之不尽的灵感的泉眼。对儿童来说,家庭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家庭包括了人生早期历程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人生历程的始发港,临行前发生的事情将对日后的航程产生重要影响。”童年情结就始终表现在《城南旧事》作品中。
小说《城南旧事》借童稚未消的女孩英子的那双明亮而无邪的眼睛来观察和审视发生在她身边的人和事。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儿童视角中的透着淡淡忧伤的成人世界。“为什么《城南旧事》能同时得到成人和儿童的喜爱?什么样的成人作品能同时为孩子接受?儿童文学家认为《城南旧事》追寻的童年往事并不是单纯的童年,只知尽情享受天真童年,而是充满着人性的刻画、人生的描述及社会的描写,是一种弥漫着哲思和诗情的童年世界”。
儿童视角是作品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城南旧事》成功地运用了儿童视角给予作品中的人物以人性的观照,童年视角再现了记忆中的童年。儿童视角是一种叙事策略,一种独特的语话表达方式。是指作家化身为儿童,以儿童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体悟人生百态。透过小英子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展现当时的时代氛围,刻画人性,描绘出了一幅幅人生图景。儿童视角的小说包括两种类型。即“向外看”和“向内看”。前者是由儿童来看林林总总的世相。看各色的人生百态。它立足点在社会,是通过儿童的眼睛揭示社会问题。后者着重于对儿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