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xx记者节特别报道稿.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xx记者节特别报道稿.doc

上传人: fkh4608 2022/1/10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xx记者节特别报道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记者节特别报道稿
月 8 日,迎来第十七个记者节。他们和新闻一直在路上,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 xx 记者节特别报道稿,欢迎阅读。
低头看路抬头看人
我们总说自己是跑新闻的,好像只有“跑”这个姿态可以搭配我们手中的笔,肩上的相机。
低头看路,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认真思考,提前准备。抬头看人,抓新闻抢独家,靠的也不是一时闯劲,而是不放过一点细节的韧劲。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采访马勇教授的长篇通讯, 近 7000 字的稿子前前后后写了 1 个月。而这篇稿子最终能变成铅字, 不得不提的人是马勇老师的第一门生——刘名俭教授, 在他的热情帮助下, 我顺利地完成了采访。采访后他仍旧很关心我,经常给我提供活动线索。在他去世前一天的晚上 8 点多,他给我打电话说艺院有一个有意思的手绘湖大活动可以去报道, 当时我还笑着说“老师您真是有心培养我呢 ! ” 他也笑着回答“当然啦,都是我的学生啊 ! ”虽然手机已经不会再响起他的来电,但是我一直存着他的号码。
很感激我一路的采访对象,他们见证了我的成长,也一直鞭策着我,让我不敢有半点停歇。 (xx 级记者团记者部韩文莉 )
守望也是一种感动
今年三月份接到校报部杨洪波老师的通知,要成立一个沙湖墨韵写作组。我被分配的任务是采访生科院周勇早稻研究团队。
周勇老师看起来质朴得像个农民,亲切得像我的伯伯。他讲述了在从事稻田研究的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困难:资金短缺、人手不够、环境恶劣等。 7 月份暑伏天,他们在孝感,头顶炎日,躬身稻田汗如雨下的情景让我十分难忘。 而这样的情景, 每年都要在广西和海南继续上演。此时的他们像极了夸父,追逐着太阳奔跑。
他一再强调成绩不是他个人的,是团队的。交往中,我也看出他对名利的淡泊,一直守望着自己的稻田,不问世事纷扰。
终于,几经易稿,在 11 月份的第一周,稿件顺利刊发。此时的周勇老师们并没有停止工作, 此文也算是对他们的最大的致敬吧 !(xx 级记者团记者部张晓强 )
摄影记者的光影湖大
因为对摄影的热爱,我大一就加入了记者团摄影部。起初拍摄活动时,我比较胆小,总是远远地站在一旁拍摄。那时我的部长告诉我,一定要大胆接近被摄主体,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转眼至今我已经拍摄校园活动及会议百余场。
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摄影部成员基本会全体出动。为了拍出具有现场感的画面, 我们尝试各种角度, 有时蹲在一个角落很久只为了抓拍某一个瞬间 ; 我们会为了挑出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而拍摄上百张。拍摄晚会是最考验摄影记者体力与技术的任务了。 舞台正前方的空地便是摄影记者的“专属根据地”,舞台上的灯光变幻莫测,我们就不停地调节手中相机的参数。 为了不挡住后排的观众, 我们的拍摄姿势基本在蹲下与半蹲间转换, 一场两小时的晚会拍摄下来, 通常腿
脚发软,修图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但是,看着我们的照片在校报、网站和微博上发表出来, 很多人转载并且点赞, 便觉得疲惫和辛苦都不算什么了。 (xx 级记者团摄影部李珍 )
主页君碎碎念
萌萌哒的主页君,一丝不苟的,辛苦码字的文字记者——我是全能的悟空 !
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