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
 
    一、保持安静 
    ,就地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
    ,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裤带,去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如果没有可就地取材,用裹有纱布的竹板或小木片垫在上下齿之间。牙关紧咬者,不可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刺百会、合谷、内关,一般仅需1个~2个穴位,惊厥停止。 
    二、 迅速降温 
    ,一般采用物理降温。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鲜。
    ,同时用温水或30%~50%的酒精轻擦四肢、颈部、腋窝、大腿根部,遇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加重诱发肺炎。
    、四肢冷、口唇青紫的患儿不宜用酒精擦浴,可采用温水浴,即用32 ℃~34 ℃温水全身擦浴15 min。浴后30 min再测体温,使体温控制在38.5 ℃左右。在擦浴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如发现小儿高热不退,惊厥不止,抽搐后神志不清等严重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三、惊厥控制后的护理 
    ,通风换气,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但要防止穿堂风。
,鼓励孩子多饮温开水。一方面可补充因发热丧失的大量水分,另一方面又可稀释体内毒素,使之排除,有利于降温。哺乳期小儿应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同时供应孩子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和水果、蔬菜等食物,以保证小儿营养、水分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
    。降温后要更换床单,出汗多的小孩要及时擦干,保持枯燥清洁。发热小儿易患口腔炎,因此喂奶及饭后要喝白开水,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小儿降温后还应注意保暖。手脚冰凉时可置热水袋于脚下,但热水袋温度不宜太高,50 ℃为宜,防止烫伤。
新生儿烫伤的应急预案
将宝宝烧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或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以15~30分钟,快速降低皮肤外表热度。
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受伤部位的衣物,必要时可用剪刀剪除。
对沾粘局部衣物暂时保存,切不可强力剥脱衣物。
尽量防止将水泡弄破或在伤处吹气,以免污染伤处。
不可在伤处涂抹油膏、药剂,防止引起感染。
根据烧烫伤情况必要时可以使用敷料并加以包扎。
如果手脚受伤严重,应让患者躺下,将受伤部位垫高,减轻肿胀。
紧急处理方法
在宝宝被热液烫伤后,家长要立即轻轻地脱去被热液浸透的衣服,或是用剪刀剪开覆盖在烫伤处的衣服、鞋袜等。如果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时,先将未粘着的衣裤剪去,粘着的部位不可用力拉脱,以免加重局部的创伤面积,待去医院处理。
如果手足部位烫伤,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并浸泡在冷开水或干净凉水中30分钟,可减轻水肿和疼痛。水温越低越好,但不能低于-6℃。如果是脸或额部烫伤,不能用凉水冲洗,可以用几条毛巾轮流进行湿敷。
不要在冲洗后的创面上自涂一些药物和食品,如酱油、面酱、香油、小苏打等,这些做法会污染创面,造成感染。也不要在创面上涂紫药水或红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