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16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2112770869 2022/1/10 文件大小:1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 1 页
生物必修三《稳态及环境》知识点总结
内环境稳态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 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血 浆
 细胞外液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

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3、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  营养物质: 葡萄糖 甘油 脂肪酸 胆固醇 氨基酸等
         废物: 尿素 尿酸 乳酸等
         气体: O22 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 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及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中的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及***离子维持。人的血浆渗透压及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
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
 血浆是一个缓冲体系,存在缓冲对:一种弱酸及一种强碱盐 H23/3 2424
比如:血浆中乳酸过多可以及3反应生成乳酸钠及碳酸从而中及掉乳酸,维持酸碱平衡。
温度:37度左右  
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淋巴管堵塞,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困难,组织液增多
2、局部代谢过于旺盛:组织液代谢废物增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增多
3、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4、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
5、肾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重点知识:1、内环境成分问题: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血浆蛋白在血浆中是内环境成分。呼吸酶是细胞内的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脂肪酶是胰腺的外分泌腺细胞分泌到肠道中分解脂肪的酶,不属于内环境。。神经递质需要经过突触间隙(组织液)所以是内环境成分;抗体是体液免疫中的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是内环境成分,各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是内环境成分。载体是物质跨膜运输时的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无机盐离子如 2+ 等是内环境成分。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是内环境成分。
2、内环境图示问题:
若1234表示的是液体,则1是血浆2是组织液3是细胞内液4是淋巴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及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及组织液
第 2 页
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红细胞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需要穿过5层生物膜10层磷脂分子层,5层磷脂双分子层,一层生物膜=两层磷脂分子(包括一层红细胞膜,两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一层组织细胞膜。若要被利用则再加上两层线粒体膜。)
氧气浓度大小关系:红细胞>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二氧化碳浓度大小关系: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3、组织细胞及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经过内环境。这个过程需要多种器官及系统的参及,外界食物进入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及吸收及循环系统。吸进氧气及排出二氧化碳需要经过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排出尿素,无机盐等代谢废物需要经过泌尿系统及循环系统或者经过器官:皮肤。
4、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成分及理化性质平衡,成分平衡如血糖平衡。理化性质平衡如体温平衡、酸碱平衡及渗透压平衡。
5、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更不属于细胞外液.
6、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所以细胞外液中成分最相近的为组织液及淋巴
动物及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
一、反射的条件 :有神经系统 ;有完整的反射弧 (不能是离体的)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低级的,不需大脑皮层参及(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 
反射  
    条件反射:后天训练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的。(如望梅止渴)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一个神经元)
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    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   恢复为静息状态
内负外正产生原因:K+外流 内正外负产生原因:N内流 
局部电流  膜外方向: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膜内方向: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及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传导方式:以电信号或者是神经冲动的方式传导
传导方向:双向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
突触的结构 :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