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化解内心矛盾和冲突的技巧.ppt

格式:ppt   大小:934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解内心矛盾和冲突的技巧.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11 文件大小:9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解内心矛盾和冲突的技巧.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化解内心矛盾和冲突的技巧
第1页,本讲稿共17页
一、产生内心矛盾和冲突的原因

潜意识的不同部分各持己见,内在的力量内耗,他的信念系统四分五裂、互相碰撞,结果整个人会很辛苦、很累、无力感很强。
第2页,本讲稿共17页
二、内心矛盾和冲突的解决方法
(一)、引导受导者把潜意识控制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发挥潜意识力量
第3页,本讲稿共17页
人生最大能力和成就的状态出现在意识与潜意识携手一致的时候。在这个状态里,我们蕴藏的内心力量, 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出来,为人生创造出更多的成功、快乐。与此相反的状态是,“知道应该做但不能下决心去做;知道不应做但忍不住偷偷地去做”的状态,这也就产生了内心矛盾和冲突。
第4页,本讲稿共17页
(二)接受自己法——处理内在小孩
1、特点
(1)、处理问题的起源
(2)、简单易做。
(3)、效果显著
第5页,本讲稿共17页
2、步骤
(1)找个宁静、舒服的地点,坐下来。深呼吸、放松。
(2)把注意力集中在体内的潜意识之处,对它致谢,并请它让你与过去成长过程中的自己沟通。请潜意识让这个成长中的自己呈现出来,即呈现有景象和声音。
(3)集中注意力,诚恳地向潜意识重复以上要求,直到过去的自己在脑中出现(多数为小孩时代的自己,一下称为“小孩”)。观察这个小孩正在做什么,及他的内心状态和情绪感受。如果潜意识没有明显的反应,也可以回想自己最小时候的外貌,如仍然没有,可以想象自己在某一个幼童岁数时“会”是怎样的。(如果受导者脑中只有身形,看不到面孔,可以继续做下去)
第6页,本讲稿共17页
(4)对小孩说,你是他多年后的样子。这么多年中经历了很多学****和成长,现在回来帮助他,给他支持、给他保护、让他更开心、更成功地走他未来的路。
(5)若感到他有自责的心态,告诉他你经过这么多年的成长,已经掌握了很多更加有效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技巧。当时的他,尚未学会这些技巧,他只可以凭当时他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处理每一件事。事实上,他已经做得很好,看看你现在的情况,便是证明。然后,用语言肯定小孩拥有的能力(如好奇、有活力、想突破、更开心、努力地活好每一天,想帮助自己、想保护自己)。
第7页,本讲稿共17页
(6)如果感到他有责怪别人(如父母、家人,或曾经伤害过他的人)的心态,告诉他,这些人没有学过怎样去做他们当时的角色,他们只可以凭当时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做出最好的行为。告诉小孩,在那些人做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些正面的动机,我们现在能够明白很多这些正面动机,虽然我们还不能全部明白。其实,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让我们学****一些事情的推动力,你这么多年的成长便证明了这点。然后,用语言肯定小孩拥有的能力。
(7)如果对小孩感到反感、抗拒,告诉自己,那小孩当时很辛苦,没有人教他很多你今天懂得的东西,也没有人给他足够的帮助与启发。无论怎样,小孩都在尽力地学****和成长,他不断在努力使自己成长得更好,使今天的你能够掌握如此多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享受人生中这么多的一切。
第8页,本讲稿共17页
(8)看着小孩,想想他那时的寂寞、彷徨、无助、甚至害怕,同时想想他那样勇敢、努力,再想想他的一份好奇、爱心、想与人接触、想好好地成长的生命力。在心中向他说话,说说你对他的感谢,给他同情,让他知道你怎样想,也让他向你说话。在对话中找寻出可以互相接受的肯定与认同,直至相互都感到完全的宽恕与接受。(过程中不断地问受导者脑中的景象——小孩有什么变化,注意小孩的表情及身体语言的变化,直至小孩平静,有正面、安心的感觉,甚至笑容,可以眼望受导者,才算成功)(这时给受导者一些时间,叫他在准备好的时候给你讯号)
(9)这时或许有需要用“宽恕法”、“感知位置平衡法”、“消除恐惧法”等其它技巧去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事情。
第9页,本讲稿共17页
(10)(当受导者发出“已经准备好”的讯号)现在,看着小孩,伸出你的双手,向他说:“是我们连结在一起的时候了,过去这么多年的迷惘、摸索、不安,现在都成为过去了。我感谢你为我做了那么多,我的成长是因为有你,我会用这份多年发展出来的能力保护你、照顾你。”想象小孩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终于,他接受你的双手,你把他拉过来,拥抱他,感觉你给他的力量使他放松、安定、有自信,没有了恐惧、彷徨。感受一下你们两人在一起的力量,那份力量怎样使你更为完整、更能处理人生中需要处理的事。对小孩说:“我俩以后再也不会分开,一同快快乐乐地在人生中前进。”然后,感觉两人融合在一起。
(11)这时候,给受导者一点时间,待他睁开眼睛才跟他说话。打破状态、未来测试。
第10页,本讲稿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