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镜泊湖奇观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镜泊湖奇观教案.docx

上传人:春天的小花 2022/1/1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镜泊湖奇观教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镜泊湖奇观教案
镜泊湖奇观教案(通用 5 篇)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消灾弭祸”、“峭拔”、“万斛”、“黝黑”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真切地感受镜泊湖到底“奇”在何处。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镜泊湖的“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激趣导入。
1、出示“奇观”,同学们,什么叫奇观?以前我们学过一些描
写的景色极其壮丽,堪称奇观的课文,你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又来参观一处景色壮丽,堪称奇观的地方,那就是镜泊湖。(板书题目:镜泊湖奇观)
2、快速阅读课,提出预习要求。
3、快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自学生字新词。
5、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意),把课文中讲到的镜泊湖主要景点的名称画下来。
6、集体订正,检查预习情况,质疑。
二、抓住重点,直奔中心。
再读课文,思考:
1)镜泊湖有什么特点?
2)课文重点描写了哪几个景点?适当圈点记录。
(一)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表现在什么地方?绮丽多变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3、出示镜泊湖美景。指导学生边观察边听录音,体会领略这美丽的景色。
4、小结:这一段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这一段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自然朴实而
又绮丽多变。是静态描写。课文重点抓住了两个著名景点,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学习第三段
1、自学课文,找出景点名称、位置、成因,说出景点奇特的地方。
2、看有关录像,想象景点特色。并理解下面词语为什么用得好。
3、描写瀑布的特点:“泻入”表现水流急促的样子和流向。
“蚀成”表现了时代久远,慢慢腐蚀的过程,联系上下文,也显示了水的冲力。“跌”水从上往下落。用“跌”加强了突然的特点。
4、(媒体出示)“ 抛撒万斛珍珠 溅起 势如千军万
马 。”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它的意思,体会它的好处。
5、怎样说明瀑布的温度?
(因为它地处北国,当地气温极低,它不结冰断流,就成了奇特希罕的景观了。)
6、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结冰?这与瀑布飞流直下有什么关系?
7、齐读课文,体会领略美景,总结写法上的特点。
8、总结学法:读课文,找出景点名称、位置、成因,说出景点奇特的地方。
9、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意思,读读体会好处,领略美景。
10、了解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三)、小组讨论,运用学法,自学第四段。
1、集体订正,质疑。(媒体出示重点词句,加以理解)
2、指导朗读。
3、纵观全文回顾第一段镜泊湖多美啊!关于它的传说也非常美丽、动人,你知道吗?其实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
4、这么美丽,这么壮丽的景色,大家喜欢吗,还想不想再去?
5、看录像,听录音,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体会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6、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观察校园一角写一篇文章,注意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8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4、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式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重点:
1、了解镜泊湖及周围景观的特点。
2、体会镜泊湖景色“奇”在哪里。
教学难点:
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2、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等阅读障碍。
1、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巩固生字词。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镜泊湖有哪些奇观?
2、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