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隋唐五代文学◆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唐代有诗人两千余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共九百卷。◆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初唐前五十年,宫体诗充斥诗坛。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唐代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诗歌、散文、小说都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还兴起了词和变文这两种文学形式。◆初唐的中心问题是:()冲破六朝诗歌的狭窄题材,使诗歌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政治问题;()摈弃轻浮绮靡的诗风,建立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确立律体,发展七言歌行。◆初唐后五十年,先有“四杰”开始突破“宫体”的内容,继有沈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最后陈子昂痛斥齐梁诗风,高倡建安风骨,才为唐诗开辟了发展的道路。◆以李白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是盛唐诗歌的主流,政治诗和边塞诗集中体现了盛唐诗歌的特色。◆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象一条大河贯穿了整个中唐。◆爱情主题在晚唐十分流行,这是受了市民文学的影响。隋及初唐诗坛◆唐代初年,旧陈、隋入唐的宫庭诗人仍“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用诗歌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点缀升平。这些诗人中最有名的是宫庭诗人上官仪,他的诗“以绮错婉媚为本”,时人谓之“上官体”,上官仪把六朝以来的对仗加以程式化,提出“六对”、“八对”等名目, 这些法式成为后人写作律诗的规范。◆在初唐诗坛上,诗人王绩是位较突出的诗人,他的《野望》不仅风格澹远, 而且已是成熟的五律了。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开一代新诗风。◆初唐四杰: 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他们都是七世纪下半期“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题材,他们凭自己的创作登上初唐诗坛,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在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杰”中,卢骆可能比王杨时代稍早些,卢骆发展了七言歌行,王杨擅长五律。◆“四杰”的创作有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他们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在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四杰”中卢洛由陈隋入唐, 其诗仍有“宫体诗”的韵味, 其歌行体是“宫体诗”的新发展和新改造;五律到王杨手中才开始定型,是五律的奠基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算是当时最好的五律了,其中“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两句历来为人称道。◆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充分肯定了四杰的地位。◆刘希夷的七言歌行《代悲白头翁》是其代表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其中的名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沈佺期、宋之问的主要成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和沈、宋同时,工于律诗的人还有不少,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被称为“文章四友”。◆陈子昂的诗歌主张见于他的《修竹篇序》中,他以复古为革新,主张继承建安风骨、正始之音。◆陈子昂今存诗一百二十余首,《感遇》三十八首是其代表作。其《登幽州台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全诗只有四句,前二句写自己的孤独,后二句写人生之有限,感情深沉蕴藉。盛唐诗坛◆前人常以张九龄与陈子昂并称,他的《感遇诗》十二首和陈子昂的《感遇》很近似,都是兴托讽谏之作。◆开元初年,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被称为“吴中四士”。◆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著名的咏物诗,它借柳树歌咏了春风,赞美了欣欣向荣的春天。◆张说的代表作是《邺都引》,王翰的代表作是《凉州词》,王湾的代表作是《次北固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