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ord
word
- 1 - / 35
word
前 言
拟建320省道镇巴星子山隧道与引线工程是连接G210和S530的重要横向路段,也是镇巴县东部的小洋、观音、兴隆、平安、巴庙和碾子镇六乡镇与镇巴县城联系的唯一通道。现有X314建设标准低,路面破损现象十分严重。随着路段交通量的日益增长和运输车辆的大型化,现有旧路由于车辆运行速度慢,服务水平低,通行能力严重不足,已无法适应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拟建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改善镇巴县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区域对外交通提供一条快捷的横向公路运输通道,能有效推进秦巴山片区交通运输开展,促使秦巴山片区经济社会快速开展,尤其对镇巴以东各乡镇具有重要意义。
路线起于镇巴县以南,钓鱼观附近,与G210相接,向东沿泾洋河设线,经鹿子坝、高桥,上行至庙子垭,在侧沟内回头展线升坡至田湾,设特长隧道穿越潘家梁至牛心包,顺沟下行,经过乱水泉、小安坪和磨子坪至大河垭,全长公里。该项目的控制性工程为星子山隧道。
本项目由我公司——某某恒万达交通科技开展某某勘察设计。
项目交通位置简图
第一章 勘察工作概况
第一节 任务依据、目的与任务
一、任务依据
word
word
- 2 - / 35
word
本项目详细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依据为:
〔1〕我公司与业主签署的《勘察设计合同书》。
〔2〕本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初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我公司设计部门制定的《详细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二、目的与任务
勘察目的:查明公路沿线与各类构筑物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勘察任务:与路线和各类构筑物的方案设计相结合,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采用补充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在初勘的根底上对路线与各类构筑物工程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展补充勘察。对工程项目建设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进展分析、预测,评估其对公路工程和环境的影响。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查明公路沿线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为施工图设计提供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资料。
(2)查明各类构筑物建设场地和地基的地质条件,为选择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和地基根底方案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3)查明不良地质的类型、规模、分布、诱因、开展趋势,评价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程度和绕避的可能性,提供工程方案设计所需的地质资料。
(4)查明特殊性岩土的成因、类型、分布X围、厚度、地层结构,评价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程度和绕避的可能性,提供工程方案设计所需的地质资料。
(5)收集公路沿线地震动参数与地震安全性评价资料。
(6)对工程项目实施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进展预测,研究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程度,并对重大地质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
(7)编制详细勘察报告。
第二节 工程概况
设计线路起讫桩号K0+000~K18+,。全线设星子山隧道3444米/1座,钓鱼关隧道273米/1座,大、、,%。
第三节 执行的技术依据
本次勘察主要执行以下技术规X、规程: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X》〔JTGC20-2011〕;
(2)《公路工程抗震规X》〔JTG B02-2013〕;
(3)《公路路基设计规X》〔JTG D30-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根底设计规X》〔JTG D63-2007〕;
word
word
- 3 - / 35
word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X》(JTG D60-2004);
(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如此》〔JTG/T B02-01-2008〕;
(7)《公路隧道设计规X》〔JTG D70-2004〕;
(8)《公路隧道设计细如此》(JTG/T D70-2010);
(9)《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1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11)《公路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 056-84〕;
(12)《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 C22-2009〕;
(1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15)《岩土工程勘察规X》〔GB50021-2001〕(2009年版);
(16)《建筑抗震设计规X》〔GB50011-2010〕(2016年版);
(17)《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X》〔GB50007-2011〕;
(18)《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2007年〕;
主要参考资料: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