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没有思想的人只能逍遥.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没有思想的人只能逍遥.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没有思想的人只能逍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强烈地感到中国是一个从来就没有涉及到存在内核、没有触动过深度魂魄的国家。似乎中国人所有感知的内容、所有意识的活动都被某种无形的力量设置了障碍; 似乎在精神的世界中始终有一种的严格的界限一直就存在在那里。也就是说, 在中国人生活的所有理应涉足的领域中,始终有那么一道门槛,那么一条边线,无论我们做出何种努力,付出多少心血,也是跨不进去, 迈不过去的。一句话, 中国人的生活似乎先天就遭遇了某种绝对的大限, 即遭遇了屏蔽与隔绝。就像中国人不能(既是 not able to ,又是 can not to )书籍,只能书法,不能上三路,只能下九流,不能思想,只能诗歌,不能理性,只能感乐,不能拯救,只能逍遥,不能文化, 只能用娱乐、餐饮来代替, 不能欢乐, 只能用晚会来冒充一样, 中国人无法问津生活中存在的那种本质,所以只能以非本质为本质,无能潜入深度,所以只能滞留在浅处。有种种迹象表面, 中国的生活是勾销本质、弃绝深度的。当然, 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天生就厌恶深, 唾弃本, 可能更真实的情况是, 从一开始中国人对深度的偏爱、对本质的追求就遭到了来自异己因素、社会外力的强烈打压和猛力阻击。对本质的疏远、对深度的背离, 以及所有对形而上学精髓、宗教哲学魂魄之有意无意的忘却,也许开始是被动、无奈,其次是习惯、忍耐, 最后自然就成了适应、喜好, 甚至固化为某种自觉的本能, 成为生命赖以自在、了然的必需。显然, 这其间有一个非常复杂、无比漫长的内化过程。仅此这一点就足够中国人去说不清、道不明,弃之不行,理之更乱。在此, 我认为很有必要再次提及那个“神鸟变笼鸡”的故事。据说现在行走在地上的鸡曾经是天上飞翔的鸟, 而且是充满神性、无比高贵的鸟, 由于犯错而被贬为地上的家禽。到了地上以后,它也曾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野生动物,甚至偶尔还会冒一阵低空飞行的雅兴。但最后非常不幸, 被人类驯服、豢养, 完成了从野生到家养的过程。当然, 这还不是最悲惨的, 因为它的异化并非到家禽就得到了终止, 更为严重的异化还在后面“恭候”着它。这就是整个从家禽到“笼鸡”的演变史。 1983 年我在西宁 71 信箱工作期间, 就目睹过笼鸡精彩的一幕。住在我邻居的张指导一家在宿舍的过道上搭建了一个巨大的鸡笼, 这笼子大约可以同时喂养十几只鸡。张指导喂养这些鸡的目的是为了宰杀食用,或让其下蛋改善生活,因为尽管张指导当时是管教干部, 但在 80 年代初那段匮乏的岁月, 他家的生活仍显得非常拮据、入不敷出。每天, 我都能看见张指导上班之前亲自给鸡添食、加水、补料。毫无疑问,这些鸡过的是一种完全封闭、被动, 当然也“安然自洽”的生活。由于长年累月的笼中豢养, 先是漫长的适应, 然后便内化成一种本能,它们肯定早已忘记了它们的神鸟祖先,同时也忘记了它们过去所熟悉的天空、田野,甚至庭院。一天上午, 我看见张夫人打开鸡笼( 还是女人心善), 想让那些鸡到笼子外面去散散步, 放放风, 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活动一下筋骨, 让它们暂时获得一种有限的自由, 算是对它们的一种特许和恩赐。有趣的是获得恩准的鸡们面对打开的笼子, 半天回不过神来, 它们大都显得有些惊慌失措、犹豫不决。一个个对着打开的鸡笼向外呆望,成了标准的木鸡。这时, 有一两只勇敢的鸡想试探性地窜出笼子,重复性地在鸡笼附近转了好几个圈子。看得出来, 它们无不心惊胆战、诚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