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确定控制程序
及时、准确、持续辨识集团范围内能够控制或可望进行控制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确定,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预防和有效控制。
适用于集团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结合集团建筑施工的特点,本程序着重于建筑施工活动有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重大危险源清单》。
《重大危险源清单》。
,作为检查、指导各单位危险源控制有效性的依据。
、风险评价和降低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填写《危险源调查评价及重大风险表》表1、《危险源调查评价及重大风险及其降低风险措施确定表》表2,报集团安全生产部备案。
、交通安全以及职工食堂的危险源辩识、更新及控制工作。
、风险评价和降低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填写《危险源调查评价及重大风险表》表1、《危险源调查评价及重大风险及其降低风险措施确定表》表2,报本单位安全生产部备案。
:
:如工程周围的地形、地质、周围的环境、气候、气象条件、资源、交通等。
。
、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
、装置、工具等。
(如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及低温等有危险源的作业部位)。
(工时制度、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制度、高处作业分级制度、职工劳动保护制度等)。
、事件应急抢险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
、性质和时限性三个方面的特点。结合建筑业的特点,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重点应考虑以下10类危险源,并按施工过程不同进行全面识别。
①.高处坠落:包括脚手架、吊篮、洞口临边、塔吊、龙门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深基础槽边等处的坠落;
②.物体打击:包括钢管、扣件、物料、机械零件、作业工具等物体的打击;
③.机械伤害:包括起重吊装设备、挖掘机、推土机、场内机动车、木工机械、钢筋机械等造成的伤害;
④.触电:包括现场临时用电、电焊机、雷电等造成的触电;
⑤.火灾和爆炸:包括现场临时用电、电焊作业、气焊作业、氧气瓶和乙炔瓶、易燃易爆材料的燃烧与爆炸;
⑥.坍塌、倒塌:包括基坑支护和井桩、脚手架、塔吊、龙门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等;
⑦.与工具、材料搬运有关的危险源:包括起重吊装设备、场内机动车、挖掘机、推土机等在施工现场或上下班过程的伤害;
⑧.车辆伤害:场内机动车、挖掘机、推土机等在施工现场或上下班过程的伤害;
⑨.中毒或窒息:井桩成孔、粉刷、防水作业及宿舍内煤气中毒等造成的伤害;
⑩.职业病:水泥尘肺等。
:
①.物理性因素,如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危险电源、噪声、明火、信号、标志缺陷等;
②.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