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wltawn 2022/1/12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我国当前的教育要求不断在进步,教学内容不断在变化,特别是根底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比以前高了几倍,这就对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是悠闲、快乐的双休日,可他们却要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有些孩子开场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因此,找出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到矫正的路子,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走出困惑,重树信心,变“厌学”为“乐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1、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小学阶段,,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正如我和四年级陶某的谈话中问到:
“你将来打算做什么职业?你三门功课总分想到达几分或每门功课有分数指标吗?"他都是摇头没答案。当我问到他英语的学习方法时,他的答案是:英语背单词是先看两遍,再背一遍,最后默到本子上:默不出的就看书。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进步成绩,因此不管是默写还是练习都出现一次次的不合格,这样学习效果不好导致没信心,最后产生了厌学情绪。(精品文档请下载)
     2、注意力缺乏症、多动症和学习上的慵懒症
    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合理分配注意才能较差,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我在上课时观察过四年级学生沈某,一节课35分钟,:学习被动,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和欲望,自我管理才能极差,即使家长每天花几个小时催促孩子学习,自始至终奉陪,儿童仍对学习厌倦,既无效率,也谈不上质量。我观察过四年级顾某的学习状况并和她的家长交流过,她是典型的慵懒症;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和欲望,老师布置的作业从不能按时完成,每天必须把她请在身边做作业,动脑筋的题一题可以做15分钟。这种病症存在哪会有学习积极性,哪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学校教育方面
    1、教育方面
    在教育方面虽早已高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但并不意味着“应试教育”已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上下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这使得学习竞争剧烈,学生的压力大,心理负担沉重,当然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哪里能谈得上喜欢呢?拿我们学校和宝山区为例:五年级毕业生要想进所谓的好学校,三门主课的总分必须在270分以上才有资格去参加各校的摇奖,否那么就算你平时再品学兼优在四月的区统考没能到达270分就是没资格报考好学校。因此,为了适应潮流校指导不得不让我们这些任教的主课老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展提优或补差,这样中高年级学生又进入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期中、期末“应试教育”。(精品文档请下载)
    2、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方向和方法的不当会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对学时的工作中感到,由于如今衡量学生和老师的成功尺度还是以分数为主,因此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以
“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除非是公开课那是积极运用素质教育强调的教学方法,但这也是形势所逼,老师的无奈之举。(精品文档请下载)
    3、师生关系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由于老师希望看到学生好的一面,对于学生出现的失误总感到绝望或沮丧。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显现出厌烦的情绪,因此会出现对学差生有时会有鄙视的目光。从问卷中的另一题看“被老师冤枉而受批评”有的占27%,这个结果说明由于多数学差生平时在纪律方面犯错较多,有时老师会先入为主不弄清事实冤枉了一些学差生,这样会加剧他们产生讨厌老师、讨厌学习的厌学情绪的产生。(精品文档请下载)
    4、学生间关系
    由于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小学生承受知识程度不同,造成学衡,
“当学差生上课答复错误时,被同学嘲笑的”有的2%,有时有的29%.“当学差生考试成绩很差时,被同学瞧不起的”有时有的18%。更有甚者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有10%的学差生得不到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