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解读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前
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开始关注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但是,不论是民办还是公办幼儿园都存在着很多起他的无意注意,上课不听讲课的情况就发生了,当意识到老师所授课程已经不会的时候,上课不认真听讲的
不良学习习惯已经很难改掉了。良好的注意力未形成,影响了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的形成,而这些正是智力因素的因子。严
重影响了小学课程的学习,在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情况下,对今后学业的影响可想而知。
家长也是望子女成龙凤,但是所做并非所期望,误区在哪
呢?应该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呢?学者们也给出好多意见,包括
“改革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变革家长
的早教观念”等。但,改革考试模式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国
家层面的,这些大政方针从出台到落实,必定经历一个漫长的历
史时期。但我们的幼儿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从
自己做起。走出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误区,势在必行。所以,能
使农村家长们对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有正确的认识,从而
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错误行为有个正确观点,显得十分重要。
二、改变家长观念,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家长要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习惯的养成,即良好的行为习惯、生
活习惯和学习习惯。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其中一位学者对记者所提问题的回答,震惊了世界。这位学者的
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
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这是学
前教育人士周知的故事,也是对上述观点非常权威的佐证。
(二)家长要正确理解智力水平的概念
0〜6岁幼儿的智力水平发展最快呈上升趋势,这一阶段是
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在0〜6岁期间施以恰当的教育来提
高智力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但大部分农村幼儿家长把智力的发展
简单等同于孩子们认识几个字、会数几个数、加减运算的运用以
及拼音字母的学习。这就是家长们的一个误区,大错而特错。从
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智力因素包括感知能力、注意力、观察
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言语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所以,
广大家长所期盼的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并非是那些小学化教育
能够做到的,而是应该注意智力因素的培养。
.感知能力的培养。感知能力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奠基石,孩
子们对外面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碰碰摸摸,这正是幼儿
好奇心、感知能力的萌芽。这也是幼儿获得直接生活经验的最初
途径。因此,建议广大家长在安全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不要限制
幼儿,应尽量尊重孩子们感知世界的权利。比如,在看护孩子的
过程中,尽量少加限制语,让孩子最大可能的丰富感知经验。另
外,在让孩子接触事物,观察现象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将感
官和这些物品建立起联系,从而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
高。
.注意力的培养。良好注意力的养成是其今后良好学习习惯
和自信心形成的基础。首先,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幼儿客观认识
事物。幼儿的注意是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变的过程,所以家
长应在幼儿游戏或操作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当幼儿专注于
其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