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绘画测验基础与案例分析
课程基本设置
绘画测验基础
了解绘画测验
绘画测验种类
绘画分析思路
绘画测验编制
绘画测验历史简介
19世纪末期人们开始关注孩子在绘画中所表现的内心世界。
20世纪初期,心理分析理论的结合
二十世纪中期开始,现代测量对绘画投射技术实证性的研究
投射性绘画测验的特征
是刺激与反应的过程。
是意象呈现和表达的过程。
是手眼心相互协调的过程。
是心灵的直观描绘。
绘画投射测验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绘画心理测验不受语言、认知能力和年龄的限制 。
可以容纳更多的心理信息,不容易引起被试的抵抗,被试所受的限制很少。
通过个体不同时期的绘画还能很直观的看到个体内心世界的变化
对治疗者来讲在测验被试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表现和被试进行情感的沟通 。
绘画测验还是一项有趣的活动,孩子往往很乐意投入其中。
劣势:
主要是标准化的和科学性的问题。
对主试有一定的要求。
绘画投射测验的实施
提供媒介:纸笔等工具的规格和类型、场所的设置等等。
提供投射刺激刺激物:
第一类是自由绘画。(完全自由,不便于标准化)
第二类是规定了内容的绘画。(特有的象征意义,便于比较)
第三类给出一定的刺激,但同时并不规范以什么内容作画。
记录过程:
绘画过程(各类信息)
对绘画的说明(个案的叙述)
分析结果
标准化的编码
绘画分析手册
(绘画特征、图例、评分标准等等)
绘画测验的种类
按主题选择划分
按投射刺激物分
动态因素的引入
绘画测验实例
房子树人绘画
动态家庭图
情绪绘画
动物绘画
梦的绘画
完型绘画
分析的思路
共情与觉察
言语的信息
非言语信息
附属的信息
绘画的主题
色彩的分析
分析的思路:非言语信息
个体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也是一个意识与潜意识沟通的过程,而作为潜意识最基础的表达方式,情绪及生理活动,也就往往伴随绘画的过程。这些非言语信息包括:表情、动作、语气、视线、对分析师的目光或其它交流等等。
非言语的信息还包括:绘画的顺序、涂改、使用的时间、能量的分配等等。
分析者此时应该对这些信息进行敏感的观察、记录,这些绘画作品之外的信息只能在绘画过程中见到,对其进行记录十分有助于了解个案的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