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艺术美.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艺术美.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2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艺术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艺术美马娟娟内容摘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朴素含蓄,平易淡雅,表现为:朴素美、含蓄美、绘画美。散文语言美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他真诚的人格、真诚的情感;二是他的散文语言新颖,能够创新;三是他能够借助于表现力很强的动词、形容词、描写色彩的词,把景物描写得形象生动,富有诗情画意。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作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以长诗《毁灭》奠定了他新诗人的地位,以小说《笑的历史》显示他文学创作的才华。接着,他又以《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篇,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艺术性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踪迹》(诗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等。经过艰苦的艺术锤炼,朱自清终于成为一位有杰出建树,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创作, 对于创建白话散文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于“五四”以后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郁达夫说过: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①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他丰富的艺术经验,朴素含蓄、平易淡雅的语言风格,需要我们认真地予以总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读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我最欣赏的是他的语言艺术, 他的语言确实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朴素美。他的语言朴素含蓄,平易淡雅,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没有用很多华而不实的形容词,更没有用冷僻难懂的词,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清淡闲雅、平正通达、形象生动而又富于创造性,使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他的许多作品,即使不署上名字,我们大致能猜中是出自他的手笔。就是把他的作品片段混在别人的文章里,细心的读者大致也可以辨别出来。一、朱自清散文语言美的表现方面 。杨振声用说朱自清散文是“风华从朴素出来”。所谓朴素,“就是对词藻的奢侈的摈弃,是脱去了华服的健康的袒露,是挣脱了形式的束缚的无羁的步伐,是掷给空虚的技巧以宽阔的笑”。②朴素自然的作品, 不象剪红刻翠的作品那样显眼,它的好处要细心品味才能体会出来,粗粗一看是发现不了的。宋人梅尧臣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里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清人刘熙载也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 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③他们都把“平淡”、“用常得奇”当作所追求的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朱自清是做到了这点的。从表面上看, 他的作品句句明白如话,然而浅中有深,平中有奇,能于平易处见工,故足令人咀味。朱自清的名篇《背影》,其朴素是最显著的特征。这里没有脱离内容的形式上的雕琢,没有字眼堆砌,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作家只是不加修饰地写出他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人生,写出时代波澜在自己心底激发或引起的情思,写出自己深切眷念的知交亲人。因为情有所钟,所以虽然不过是一些普通人和平凡事,在他的笔下却显示出感人的意味。那些令人回肠荡气的名篇《背影》、《儿女》等充满“只为家贫成聚散”的亲子之情不用说了,便是他那些怀念故友之作,诸如《自采》、《〈梅花〉后记》、《怀魏握青君》等等,同样也是由于洋溢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真情因而感人至深。朱自清这些怀念亲友的文字, 在结构布局上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就是充满了扬人之美和责己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