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定区景家店学校导学案七年级语文课题 11课邓稼先备课人霍莲芳课型新授签审时间审核人学生姓名总课时数 67分课时 21评价学习目标 1. 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 2、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4 .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学习重点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学习难点 1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 、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任务导学问题指向 1 、结合注释,解决重点字词,朗读课文。(小组内共同提出并解决) 2 、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标出疑问的地方 3 、文献法、一词经纬法( 奇丈夫) 预习先行复习巩固 1 .给加点字注音可歌可泣___ 鲜为人知___ 鞠躬尽瘁___ 锋芒毕露___ 热泪满眶___ 马革裹尸___ 层出不穷___ 风悲日曛___ 2 .据拼音写汉字至死不___ 妇rú ___皆知平沙无 yín ___ pé ng ___断草枯家喻户 xiǎo ___ 兽tǐ ng ___亡群燕然 lè ___功常fù ___三军 3 .词语填空当之无___ 死而后___ ___然不同知人之___ 盖世无___ 德高望___ 公而忘___ 两___清风 4 .解释下列词语马革裹尸: 可歌可泣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截然不同: 层出不穷: 呈现目标揭示课题邓稼先( 1924 — 1986 ) 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 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 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本文以人名为题,郑重简洁,既表明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又点明了文章要记叙和颂扬的对象。 1 、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 、整体感悟课文。 3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对表现人物的作用。知识链接 1 .关于“两弹一星” 1999 年9月 18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技专家, 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 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 .邓稼先,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3. 杨振宁: 1922 年9月 22 日出生于安徽合肥,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 共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4.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