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5篇.docx

上传人:lajie 2022/1/14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5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5篇
黄埔军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楼房。军校创办时在原陆军小学堂祠堂式大门前面增建欧陆式大门。中山故居即“史迹陈设室”,原为清朝广东海关黄埔分关的旧址,称为学海楼。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1)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创立于1924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其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事业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
我们要参观了解一座历史遗迹,首先要清晰它创立的历史背景。黄埔军校的建立存在国内外因素。于内,建校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相识到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军阀是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成果的,一系列的失败使他相识到:在革命斗争中,组建一支忠于革命的队伍及其重要。于外,苏俄革命的胜利也使孙中山的到极大的启示,他决心效仿苏俄红军建军阅历创办军校。此外,苏联、共产国际的帮忙和国共两党的努力也是军校创立的动力和支柱。










走进军校大门,能够看到欧式风格的门上"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平添几分庄重与肃穆。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那是军校师生不为名利,家国至上的职责感与使命感。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胜利,同志仍须努力".从中也可看出其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及自身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在军校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做了一番热忱洋溢的演说"要从今日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明白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从中也可看出其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及自身所肩负的重大使命深刻相识。
校本部的建筑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它是两层砖木结构,有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整齐的房舍且以走廊连通,棕色的墙壁给人古朴雅致的美感。大门西侧有一幢砖瓦混凝土混合结构两层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17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总理纪念室。东征烈士墓园坐落在军校西南的平冈,是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为纪念因讨伐陈炯明等叛军而阵亡将士修建的,安葬有国共两党516位烈士遗体。北伐纪念碑耸立在长洲岛平岗,是一座高10米的花岗石碑,为纪念北伐阵亡的军校生建立的。










黄埔军校曾是中国革命军队的摇篮,其中名将辈出,人才济济。如国民党将士杜聿明,关麟征及黄维等,共产党将领左权、林彪、罗荣臻等,周兴指出:"黄埔师生出身的国共两党将士在东征、北伐和抗战中的精彩表现,共同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齐建树了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历史丰碑。"在参观黄埔军校后,联想到两次国共合作中的精诚合作,能够说,在这期间,体现的是一种"黄埔精神"不论你是何种党派,在民族处于危难之时,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临危受命,为国家统一大业共同抵挡外侮。虽然在时代风云变化,但黄埔军校永在,黄埔精神永存。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2)
20__年6月7日下午,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支部组织党员,预备党员,专心分子去位于黄浦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共有31名党员,预备党员,专心分子参与活动。让我重温了以前历史领悟过的“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