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药物性肝损害防治.ppt

格式:ppt   大小:1,384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物性肝损害防治.ppt

上传人:邱哈哈 2022/1/14 文件大小:1.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物性肝损害防治.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
1
.
背景资料
据报导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10~15%,病死率高达50%
药物性肝损
药物性肝损
50% 死亡
药物不良反应
2
.
定义:
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uced liver injury, DILI),是指由于药物或/和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机能和胆汁分泌机能障碍的病理形态。
3
.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
P450
药物
亲电子基团
自由基
大分子蛋白、脂肪等共价结合;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
膜破坏,释出溶酶体酶
损害肝细胞结构和功能;
破坏Ca2+膜泵系统;
破坏线粒体
细胞死亡
4
.
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分类
5
.
药物分类
举例
抗结核药
除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等
中草药及制剂
雷公藤、野百合、薄荷、冬青叶、肉豆蔻、乌头、葛根素、蛇毒等
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复方雷公藤片、消咳喘片、仙灵骨葆、华佗再造丸等
抗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硝基呋喃类、硝基咪唑类、喹诺***类、***霉素、β-内酰***类
抗肿瘤药物
均有肝毒性(烷化剂、激素、植物药、抗代谢药等)
解热镇痛药
均有肝毒性
循环系统药物
ACEI、ARB、他汀类、贝特类、***碘***、CCB等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苯妥英钠、丙戊酸、卡马西平、***丙嗪、***氮平、***哌啶醇、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其他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肠外营养液、维A等
6
.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
7
.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类型
按临床特征分:
1.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第一次发病或肝功能异常持续半年以内)
2.慢性药物性肝损害(两次以上发病或肝功能异常持续半年以上)
按病理改变分:
(ALT升高, ALT/ALP ≥5)
(ALP升高+TB升高, ALT/ALP ≤ 2)
(ALP升高+ALT升高, ALT/ALP在2~5之间)
8
.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1. 临床特点  发热为早期症状,随后出现消化道症状,皮肤瘙痒,黄疸,皮疹等。 2.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以ALT、TB、GGT、ALP等升高为本病特点。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40U/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8~40U/L
总胆红素(TB):~
γ-谷氨酸转移酶(GGT):男11~50U/L,
女7~32U/L
碱性磷酸酶(ALP):***40~130U/L
血常规:常有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增加。
9
.
肝活体组织的检查,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或/及淤胆,有利于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