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春夜喜雨》的古诗赏析
《春夜喜雨
》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古诗
赏析,欢迎查看!
古诗赏析
《春夜喜雨》是唐诗
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
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杜甫这首五言律诗是他在成都第二年所作的著名诗篇之一,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当时,诗人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苦心经
营,他寓居的浣花草堂基本建成。 经过长期颠沛流离和饱经忧患的杜甫, 生活总算暂时得以安定, 所以他才有町能对成都自然景物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细致的琢磨,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不少吟咏它们的诗篇。 《春夜喜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首。
诗一开头,杜甫就赞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 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由于成都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 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一到春天虽然常常晚上下雨,但次日却又有明媚的阳光。这就正如诗人在另一首诗中所描绘的: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水槛遣心二首》)在正需要雨水之时,雨就降下来了,它是知时节的,所以当春乃发生。这种为万物生长所必须的及时雨,真是难得的好雨!这两句诗,是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绘的。把无情作有情,把无知当有知,杜甫作诗常常如此。这里把春雨当作有知觉的,故它能根据需要,应时而降。诗中的知字和乃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
接着,第三、四两句既描写了春雨的动态,又传出了它的润物之神。因为好
雨下在夜里, 故诗人着重是从听觉上去描绘雨景的。 雨细而不能骤, 随夜色而逐
渐隐没。它悄悄而来,默默无声,不为人们所觉察,故称为潜入夜。这样不声不
1 / 5
响地下的雨,当然是滋润万物的细雨。细无声,正好恰当地表现了它的可贵精神。这里的潜字和细字都用得准确、贴切,前者透露出风很微,后者说明了雨极小。这恰如仇兆鳌所说: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杜诗详注》卷十)
第五、六两句是进一步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 野径指田野间的小路, 是指地上 ; 云是指天空。由于晚上正在下雨,所以浓云密布,群星潜藏,月色无光,
天空和地上都是一团漆黑, 正说明雨意正浓。 而一片墨黑的世界里, 唯有江边船上放射出一线光芒, 并且显得格外明亮。 这是一幅极其生动的雨中夜景图。 诗人在这里所用的俱字和独字, 都是为了突出这种景象。 而在这种景象之中, 也包含了诗人自己惊喜的感情。
最后两句是写雨后晓景。 是第二天的事。 天明雨霁, 整个成都城都是耀眼的繁花,花朵沉甸甸地抬不起头来。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至此,诗人对喜雨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于是花重锦官城的诗句
冲口进发而出,真是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放王嗣奭说:束语重字妙,他人不能下。(《杜臆》卷四)
这首诗描写细腻、 动人。诗的情节从概括的叙述到形象的描绘, 由耳闻到目睹,自当晚到次晨,结构谨严。用词讲究。颇为难写的夜雨景色,却写得十分耀眼突出,使人从字里行间。呼吸到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