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1000字.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1000字.doc

上传人:书中海洋 2022/1/1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1000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 1000 字
去图书大厦是奔着木心的 《哥伦比亚的倒影》 去的。可惜没找到,却意外发现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间草木》,这让我更加惊喜。一直特别喜欢汪曾祺的散文, 收集了他所有的集子, 前不久网上一位朋友求
他 1985 年的散文集《晚饭花集》,我有,牛吧,买的时候 元。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分析他的散文风格,不买书分析什么呢?
他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没什么,连起来就有味道。“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放在一起就像“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喜欢的地方就在此:简单、流畅,不娇柔,一气呵成。
汪曾祺作为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已是公认的事实,特别是他执笔的《沙家浜》家喻户晓。而我从知道他的名字起就把他当做散文家,读的第一篇文章是“大淖纪事”,说不出的散淡、精致,就连青石板的苔藓都滑爽地让人想念。
《人间草木》从大量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四十年代,大部分写于后半生,风格依然朴实,技巧臻于至境,很多文章我第一次读到。分别写了花草景致、各地风物、故乡美食、游记采风、难忘岁月、故人师长、平淡人生,篇篇都是精品。
写景是汪曾祺的长项,不枯燥、不艰涩,伴随着时代的印迹,老
宅的每个角落都有奇特的故事。 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 其声音、颜色、气味都已归于平静,但我们仍从字里行间看到从手心里滑过的岁月,想得起来都是温暖,怀旧的调子不可阻挡的在陷逸的老房子里漫延。
汪曾祺写景怀旧的文章节奏缓慢, 情景交融,叙事方法有点像旧小说。由于他熟读古文,文中比喻、怀旧、信手拈来,时不时跳出一些奇句、古句、拗句,风格如《梦溪笔谈》、《容斋随笔》。
写人的文章却情绪活跃、调子轻快,是一种极简的水墨摹写人物
传统模式。一个个至亲人物出场, 链接了他背诗、临贴、品茶、作画、写文的成长足迹,并理解其淳厚文学功底的源泉。
最喜欢他写美食和各地小吃的章节。偏偏他好象知道女性读者的爱好,只要提到美食,一定要细细介绍味道和制作过程,然后将成品认真形容一番,不但色彩斑斓还有立体感。
汪曾祺曾自谦地说写不了像伏尔泰、 叔本华那样闪烁智慧的论著,也写不了蒙田那样渊博的长篇散文。 他也不写抒情散文, 觉得这个岁数感情过于洋溢,有点像老年人写情书, “不好意思”,所以他的散文都不长,“歪打正着” 适应这个“快餐年代” 的阅读****惯。短短的,散淡的小美文,读着不累,尤其适合春日午后散淡的阳光洒在身上,多数时候读着读着睡着了,在梦中体验“字字矶珠,句句灼灼”的意境。
好的文章是托着读者一路读下来“哟,完了,后来呢?”意犹未尽是也,这本散文集就有这效果。
今天读完汪曾祺散文,感触较深。
一是学到一些理论知识。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
国汉字的独特性和意义,他说中国汉字是用来看的,不是说的。许多
诗歌一朗诵就没有以前的东西了, 所以他反对朗诵诗歌和散文。 他主
张一字一字的认真扣字眼,沈从文的《边城》不到七万字,但写了半
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样从一个一个的字来看没有什么独特。 但当放到
一起那种行云流水的洒脱真的很奇妙。 他主张刻画